-
2016年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及市場規模預測
2016/8/17 10:53: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目前,IT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些層次分布,有做服務器和底層系統的,有做軟件的,有做應用的,大數據也需要在原有的架構上加以發展。原來做基礎設施的企業,如聯想、華為,也要向大數據轉型,提供低成本、低能耗的大型存儲器,這是大數據產業的基礎目前,IT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些層次分布,有做服務器和底層系統的,有做軟件的,有做應用的,大數據也需要在原有的架構上加以發展。原來做基礎設施的企業,如聯想、華為,也要向大數據轉型,提供低成本、低能耗的大型存儲器,這是大數據產業的基礎。中間層是類似Hadoop、MapReduce的數據分析軟件,原有的軟件產業也要轉型,由賣軟件轉為以數據為中心。再往上就是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大數據應用服務公司,需要增加數據分析的效用。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大約為1038億元,2015年產業整體規模達到1692億元。隨著大數據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大數據所形成的價值正在快速提升。
2014-2015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增長63.01%
2015年,我國政府大數據應用份額依然占比最高,達到11.38%;其次是電信和金融行業,份額分別為9.35%和8.90%;電商、醫療和能源行業緊隨其后,三者占比分別為7.92%、7.63%和7.50%。其余行業占比均低于7%,但從全球發展趨勢來看,未來企業的占比將有所提高,而政府的占比將有所減少。據數據統計來看,中國大數據產業市場在未來五年內,仍將保持著高速增長。預計2016年末,市場規模將達到2485億元,而隨著各項政策的配套落實及推進,到202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或達13626億元的高點。
2014年,我國大數據相關硬件市場在451億元,到2015年已經達到795億元的規模。隨著大數據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及應用場景的擴大,我國大數據硬件層市場將迎來一個嶄新的快速發展的局面。預計201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093億元,2020年將突破至2385億元。
2014-2020年中國大數據基礎架構硬件市場規模及預測
就中國大數據市場而言,大數據軟件市場占比較小。2012年,大數據軟件市場規模約為0.54億元,2014年市場規模約為2.48億元,預計2016-2021年,中國大數據軟件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65%。預計到2021年,其市場規模達到80億元。
2014-2021年中國大數據軟件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2012年,大數據服務市場規模約為1.16億元,2014年,其市場規模約為6.13億元;預計2016-2021年,中國大數據服務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超過軟件市場和硬件市場,年均復合增速將達到75%,到2021年,中國大數據服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億元。
2014-2021年中國大數據服務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典型領域大數據分析:
1、電子政務
電子政務是中國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國家實施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管理、公共服務和應急能力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中國電子政務取得了較大進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電子政務市場規模約為2218億元,同比增長15.52%。
2008-2015年中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變化情況
在總體市場規模持續平穩增長的同時,中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投入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通常電子政務的投入順序是硬件、軟件和服務。據統計,中國電子政務行業近年來總體復合增長率為12%,未來仍將穩步增長。近年來,中國電子政務建設中硬件投入的比例雖然仍較高,但已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預計未來幾年硬件增速將逐步下降。相反,軟件投入和IT服務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市場規模越來越大,預計軟件和服務占比將持續上升,未來軟件增速保持在17%,服務增速則超過25%。
大數據的發展,將極大地改變政府的管理模式。其包容性將模糊掉政府各部門間、政府與市民間的邊界,信息孤島現象大幅消減,數據共享成為可能,從而提高政府各機構的協同辦公效率和為民辦事效率,提升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具體而言,依托大數據的發展,有利于節約政府投資、加強市場監管,從而提高政府決策能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實現區域化管理。
2、電信
電信運營商擁有豐富的數據資源優勢。就國內運營商而言,目前移動用戶數已經突破11億。在大數據的應用模式上,運營商可以基于用戶行為分析、行為理解、行為預測的客戶深度洞察,將數據封裝為服務,形成對外開放、可商業化的核心能力,帶來商業模式的創新。此外,運營商還可以借助數據分析改善用戶產品體驗,優化網絡質量,助力市場決策,刺激業務創新。2014年,中國電信行業IT投資為639.63億元,同比增長25%。在電信行業,大數據成為智能管道轉型的有效途徑。中國移動廣東公司構建新一代詳單賬單查詢系統,可為用戶提供詳單賬單的實時查詢,客戶滿意度大大提高。對電信行業來講,像實時營銷、線路監控、新業務挖掘,也是未來電信行業比較有潛力的大數據應用的場景。
電信行業大數據應用場景(單位:%)
對于電信運營企業而言,大數據主要是大客戶的行為數據。運營商可以利用大數據提升管道智能化水平,更加精準地發現客戶需求,提升行業信息化服務的能力。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用戶的行為信息日益豐富和完善,深度分析與挖掘這些數據,讓其產生價值,將給運營商帶來新機遇。電信業擁有豐富的大數據資源,以及電信業擁有足夠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并非難事,電信業開展新業務尤其是BI(商業智能)的潛力巨大。現實也確實如此,電信業感受到了壓力,并計劃把握通信技術大規模普及的契機,獲得更為豐富的數據資源,再將這些數據資源加以挖掘和提煉價值,把握大數據帶來的巨大潛力和機遇。2014年,電信行業大數據應用市場規模約為3.3億元,預計 2016-2021年,電信行業大數據應用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65%。到2021年,中國電信行業大數據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66.59億元。
3、金融
2012年中國金融業IT投資規模為1066.6億元,同比增長7.0%,增速較2011年下降2.1個百分點。2013年,中國金融業IT投資規模約為1165.8億元,同比增長9.3%。2014年,中國金融業IT應用投資規模增長12%至1305.70億元。2015年,中國金融業IT應用投資規模約為1500.2億元。在產品投資類別方面,硬件依舊是2015年金融行業用戶投資購買最重要的產品類別,占整體IT應用市場的45.20%;其次是IT服務,占整體IT應用市場的35.00%;2015年金融行業用戶對軟件產品的投資購買需求規模在整體IT應用市場中的比重為19.80%。
2015年中國金融業IT應用市場產品結構(單位:%)
在數據大集中的背景下,大數據對金融行業產生的影響巨大,比如銀行業的客戶市場細分化程度日趨提高,對數據的集中管理、應用、安全的需求更加迫切。保險企業則大力向電子商務模式轉變,而證券公司間的競爭則早已突破地域限制,網上證券交易發展迅猛。數據的挖掘整理,以及有效分析對于提升客戶服務水平的價值日趨凸顯。
整體來看,大數據產業涉及的領域包括數據生成、數據存儲、數據處理以及數據應用等;其產品與服務則包括硬件產品、基礎軟件、應用軟件、信息服務等,以下分別從這幾個方面分析大數據產業鏈的投資機會。中國數據信息量更是以高于全球的增速在發展,數字信息量占全球比例已經從2006年的7.9%提升至2010年的9.1%,2013年,占比提升至14%,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全球數字世界中所占的份額將增至21%。
2006-2021年中國在全球數字世界中所占份額及預測(單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