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我國創客中心行業發展現狀、模式及產業鏈分析
2016/9/14 10:47: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創客中心也就是創客空間,是一個創客們信息的交流、分享、研究的場所及項目孵化器;現在的創客空間已在向專業化、市場化、網絡化方面發展。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廠,甚至科技媒體等,都是其的具體表現形式。其中,“創客”創客中心也就是創客空間,是一個創客們信息的交流、分享、研究的場所及項目孵化器;現在的創客空間已在向專業化、市場化、網絡化方面發展。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廠,甚至科技媒體等,都是其的具體表現形式。
其中,“創客”本指勇于創新,努力將自己的創意變為現實的人。這個詞譯自英文單詞“Mak-er”,源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微觀裝配實驗室的實驗課題,此課題以創新為理念,以客戶為中心,以個人設計、個人制造為核心內容,參與實驗課題的學生即“創客”。“創客”特指具有創新理念、自主創業的人。在中國,“創客”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聯系在了一起,特指具有創新理念、自主創業的人。
創客形式的分類
分類依據類別根據角色分類創意者、設計者、實施者根據地域分類北京創客群、上海創客群、深圳創客群、杭州創客群根據熱門研究方向分類研究可穿戴智能設備的創客、研究智能家居產品的創客、研究智能醫療產品的創客、研究車聯網設備的創客及研究其他領域的創客根據創客群體的人數和規模分類個人、團體、公司根據創客對未來商業化發展的定位來分類以商業化為目標的創客和不以商業化為目標的創客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整理
2015年,全國范圍內約有1700多家孵化器,在這1700多家孵化器里邊,在孵企業8萬余家,就業150萬人,畢業企業5.5萬家,上市和掛牌企業近500家,大學科技園115家,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200多家。
從業務模式和形態角度來看,認為目前我國現存的創客中心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模式:
模式1:活動聚合型
以活動交流為主,定期舉辦想法或項目的發布、展示、路演等創業活動聚合。例如:北京創客空間、上海新車間、深圳柴火空間、杭州洋蔥膠囊等。
模式2:培訓輔導型
旨在利用大學的教育資源和校友資源,以理論結合實際的培訓體系為依托,是大學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例如:清華x-lab、北大創業孵化營、亞杰會等。
模式3:媒體驅動型
由面向創業企業的媒體創辦,利用媒體宣傳的優勢為企業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包括宣傳、信息、投資等各種資源在內的綜合性創業服務。例如:36氪、創業家等。
模式4:投資驅動型
針對初創企業最急需解決的資金問題,以資本為核心和紐帶,聚集天使投資人、投資機構,依托其平臺吸引匯集優質的創業項目,為創業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從而提升創業成功率。
例如:車庫咖啡、創新工場、天使匯等。
模式5:地產思維型
由地產商開發的聯合辦公空間,類似WeWork模式。例如:SOHO 3Q、優客工場(UrWork)等。
WeWork模式帶來的巨大的商機,讓眾多地產大佬蠢蠢欲動。潘石屹在今年2月初便推出了SOHO 3Q項目,主打“辦公室在線短租”。原萬科集團副總裁毛大慶離職創辦“優客工場”,短短一個月時間,在北京“圈地”逾5萬平方米。隨后,原SOHO中國副總裁王勝江宣布與洪泰基金練手打造“洪泰創新空間”。綠地、億達等知名房企開始嫁接“互聯網+”因子,企圖打造中國版聯合辦公租賃空間運營商。而在上海,融信綠地在大虹橋的中小企業成長平臺,打著WeWork競爭者旗號的MO.ffice也于4月落地。
模式6:產業鏈服務型
產業鏈服務為主,包括產品打磨、產業鏈上下游機構的合作交流、成立基金進行合投等。例如:創客總部。
模式7:綜合創業生態體系型
提供綜合型的創業生態體系,包括金融、培訓輔導、招聘、運營、政策申請、法律顧問乃至住宿等一系列服務。例如:創業公社。
目前我國創客處于自生自長的狀態,因為受到互聯網公司的影響以及媒體的關注,正慢慢地向產業化的方向前進。創客產業鏈條雖然還沒有形成,但鏈條構成和脈絡已經逐漸清晰起來。總結來說,創客產業鏈鏈條從創客和創客空間開始,到硬件供應商,然后通過企業孵化器或者眾籌平臺走向市場,最后到達消費者。整個創客產業鏈的各個構成部分均開始發展起來,但發展的速度并不一致,只有當每個部分均成熟發展時,整個創客產業鏈才能成熟的建立起來。另一方面,隨著產業鏈各個部分的發展,產業鏈將擴展和延伸下去,消費者進行個性化定制的平臺也將發展起來,如桌面制造,云工廠,這將會在另一個層面體現著創客運動的價值和意義。
國內創客產業鏈概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一)創客和創客空間
國內創客文化的形成比國外晚了幾年,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開源硬件的興起,兩者的結合為我國創客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平臺,近兩年,國內的創客氛圍越來越濃,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創客產業鏈條中來。就目前國內創客產業鏈的發展來看,創客和創客空間是發展最迅速的部分,是最核心的部分,對整個鏈條的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只有當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創客的行列,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發起創客空間給創客們提供一個交流共享、創造制作的空間,那么創客氛圍才能沉淀下來變成創客文化。然而,國內真正非常有創意并且愿意為之付出精力的創客團隊并不多,據seeedstudio的潘昊估計,國內全職的創客也就是一百人的規模。因為創客產業鏈并沒有形成,還在探索階段,沒有一個成熟的評估體系和市場化模式可以去借鑒,創客們不能保證自己的東西有市場并能夠走進市場為自己帶來收益。所以在面對生存壓力時,大部分的創客選擇了業余時間去做有意思的東西,無法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做東西上面。據Chris•Anderson在《創客:新工業革命》中統計,全球有1000個可以分享生產設備的創客空間,并且還在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增加,上海一個城市就有100個這樣的創客空間。創客空間是興趣相投的創客們的聚集平臺,是創客們最基本的組織單位,由創客們志愿發起組建。一般每個創客空間都有自己側重的方面,如重點做智能機器人的創客空間,創客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地域和喜好選擇加入創客空間進行交流學習。創客和創客空間是整個創客產業鏈的開端和核心,如今是產業鏈中發展最快的部分,它的進一步發展依靠著產業鏈的整體發展。
(二)硬件供應商
硬件供應商為創客提供所需要的原材料,如開發板、芯片等,使設計者能根據創意,簡單快速地開發出產品原型。如果創客是一位廚師,那么硬件供應商就相當于廚師的食材供應商。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硬件供應商是seeedstudio、DFrobot和神念科技。Seeedstudio于2008年在深圳建立,現在,seeedstudio這個為創客提供硬件產品的在線供應商已經做到了年營收5000萬人民幣的規模。他們不僅生產銷售Arduino開發板,而且自己開發一些能夠降低開發者開發成本的開發板,比如Atom.node,它可以外接多個感應器和執行器,讓開發者無需編程便可以實現一些簡單的邏輯功能。DFrobot是上海有名的硬件供應商,其創始人葉琛本身也是一名創客,曾經面向小眾市場開發了一個智能澆水機器人。DFrobot不僅是一個原材料提供商,同時也為創客提供了一個能學習到更多知識的平臺。神念科技自己研發了心電檢測芯片、腦波檢測芯片,未來還會推出肌肉電檢測芯片,有了這些微型芯片,開發者可以直接利用其接口做出一些神奇的產品,比如腦波控制物體的運動等。不過,從目前幾個供應商的市場份額也反應出一定的問題,比如在去年seeeedstudio的5000萬營收中,國內市場營收只占比不到1%,這也從側面說明,國內的創客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硬件供應商加上創客空間使得創客們自己動手做有創意的硬件變得便捷,大大地減少了一個創意變成現實所需要耗費在原材料和尋找合作者等方面的時間。
(三)企業孵化器與眾籌平臺
在創客空間和硬件供應商的支持下,創客創造東西變得很便利,但是其制作出來的東西如果要走進市場去面對消費者,則需要通過企業孵化器來完成從小作坊到公司的身份轉變,或者通過眾籌平臺及其他方式來進行融資。企業孵化器是一種新型的社會經濟組織。通過提供研發、生產、經營的場地,通訊、網絡與辦公等方面的共享設施,系統的培訓和咨詢,政策、融資、法律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創業企業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知識型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主要是為一些有潛力的項目提供技術、資金、管理方面的支持,等項目做大后脫離該企業自由發展。提供這些支持的企業,類似于將一個一個的公司孵化出來,即稱之為孵化器企業。眾籌是指用團購和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眾籌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讓小企業、藝術家或個人對公眾展示他們的創意,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相對于傳統的融資方式,眾籌更為開放,能否獲得資金也不再是由項目的商業價值作為唯一標準。只要是網友喜歡的項目,都可以通過眾籌方式獲得項目啟動的第一筆資金。國內的眾籌平臺從2011年開始發展,已有點名時間、眾籌網,追夢網、淘夢網,海色網、好夢網、點火網、眾意網等多家平臺。雖然國內的眾籌平臺并不那么如意,但是最起碼已經躍過了“從零到有”的階段。這對于創客來說,多了一條可以籌集啟動資金的渠道,同時也在作品走向市場化之前為創客提供了一個市場調查的機會,讓他們能夠了解到自己研發的產品有多大的市場需求。綜合來看,我國企業孵化器和眾籌平臺的發展才剛剛起步,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四)互聯網公司和科技公司
在這個鏈條發展過程中,互聯網公司和科技公司貫穿整個鏈條,正在不斷地尋找自己適合的地位,期待當創客蛋糕做成的時候,從中分一塊蛋糕。有些互聯網公司和科技公司開始硬件制造,往“創客”的方向發展,紛紛推出自己的硬件產品,如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發布的一款“拓展現實”眼鏡,它具有和智能手機一樣的功能,可以聲控拍照,視頻通話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網沖浪、處理文字信息和電子郵件等;又如SONY推出的smartwatch和三星于今年推出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有些互聯網公司和科技公司繼續進行軟件開發,走軟硬結合的道路;有些互聯網公司和科技公司變身投資者,吸收市場上優質的創客資源。2013年9月聯想公司發起“聯想創客大賽”,聚焦“智能電子產品、智慧家居用品、數碼視覺設計、創新服飾設計”四大領域,面向公眾征集創新想法與作品,旨在尋找那些杰出的創客,并支持他們把創新的想法變為現實。總體說來,互聯網公司和科技公司正在不斷地尋找自己在創客產業鏈中適合的地位,并貫穿于整個創客產業鏈的建立過程中。創客運動源于互聯網的發展,并將和互聯網一起發展,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依賴,形成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的融合。互聯網為創客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并且以后創客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都要依賴于互聯網,如籌資、定制、銷售等環節。另一方面,創客的發展使得互聯網可以滲透到現實世界中,讓人們即使不坐在電腦前,即使不通過手機,也能走進比特世界,實現互聯網到物聯網的發展。
(五)媒體媒體在創客產業鏈中起著促進創客被普通大眾所了解和加速創客產業鏈形成的作用。現在創客還是一個新鮮的詞匯,沒有被大家所熟知,而很多媒體已經意識到創客未來發展的趨勢,紛紛開始采訪和報道有關創客的新聞,并且加入到創客運動當中。如雷鋒網舉辦了全國創客馬拉松活動,在雷鋒網頁面上開設創客專題,獨家采訪報道在此次活動中優秀的創客團隊和導師對創客的見解。另外搜狐網IT頻道開設“硬件再發明”等媒體專欄,關注傳統硬件的互聯網化和智能化的再造,向廣大網民分享了國內外優秀創客的想法。2013年9月底,搜狐網IT頻道和聯想公司合作,為其發起的“聯想創客大賽”開設了專題,獨家報道了這次大賽中創客業內人士和潛力創客的動向,提供了很多關于創客的新聞。當媒體開始對“創客”進行“議程設置”時,就會形成一個話語環境,讓大眾覺得現在創客是一個大的發展潮流,便紛紛開始關注創客。為創客產業鏈的形成吸收了很多注意力資源,并且這些注意力資源很有可能會轉變為未來的人力資源等可用資本。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