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對歐光伏出口下滑 商務部呼吁歐盟盡快終止雙反
2016/10/10 11:04:30 來源:澎湃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針對中國部分光伏企業被歐盟取消價格承諾資格以及中國對歐光伏出口下滑的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10月9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中方希望歐盟根據當前市場情況對最針對中國部分光伏企業被歐盟取消價格承諾資格以及中國對歐光伏出口下滑的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10月9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中方希望歐盟根據當前市場情況對最低限價水平做出適當調整,盡快徹底終止光伏反傾銷反補貼措施。
今年8月,歐盟在十余天內密集取消了8家中國光伏企業的價格承諾資格,并稱正在考慮全面取消對百余家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關稅豁免。據《證券日報》報道,加之此前那些因遭到歐盟警告而自愿退出的樂葉光伏、西安隆基、東營光伏、阿特斯、中盛光電、昱輝陽光、天合光能、正信光伏等8家中國光伏組件企業,相繼“被退出”中歐光伏價格承諾協議的中國光伏企業總數多達16家。對于中國光伏企業來說,被取消價格協議意味著很有可能失去歐洲市場。
早在2013年8月,中歐間就中國輸歐晶體硅光伏產品達成了“價格承諾”。根據歐盟有關法律規定,為了防止人為操控市場價格的行為,中歐雙方將不會公布最低限價和出口年限額的具體數字。但業界公認,“價格承諾”中“我國輸歐晶體硅光伏產品價格下限將被設定為了0.57歐元/瓦。也就是說,中國光伏企業只有作出了以不低于這一水平的價格承諾,才能避免向歐盟繳納高額的反傾銷、反補貼關稅。相比于繳納高額雙反關稅,作出價格承諾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做法。但在這一限制面前,其他競爭對手光伏產品售價的下降將使得中國光伏產品逐漸喪失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
上述“價格承諾”協議有效期至2015年年底。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光伏電池、組件價格已刺穿“價格承諾”底價,使中國光伏產品通過“價格承諾”銷往歐洲已毫無優勢可言。
沈丹陽在發布會上稱,自2015年6月份至2016年8月,歐委會分7次總計取消了中國16家光伏企業的價格承諾資格。16家被取消價格承諾資格的企業分兩類情況:一類是自愿申請退出,此類企業有4家;另一類是涉嫌違反價格承諾協議行為被取消資格,共有12家。部分中國企業被取消價格承諾資格與中國對歐光伏出口下滑之間有一定關聯度,但前者并非中國對歐光伏出口額下降的根本原因。
沈丹陽稱,對于部分企業被取消價格承諾資格問題,需要客觀看待。首先,要看到絕大部分企業仍繼續保留價格承諾資格。其次,部分申請退出的企業,是企業的自愿行為。第三,部分企業確實存在違反協議的行為。第四,目前價格承諾的執行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價格承諾項下的最低限價已嚴重偏離市場水平價格,出現了在談判和簽訂協議時無法完全預測商業模式等新情況。對此,我們希望歐方根據當前市場情況對最低限價水平做出適當調整,以合理的方式為價格承諾的繼續平穩執行創造條件。中方愿與歐方密切配合,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解決價格承諾執行過程中出現的任何問題。”
沈丹陽表示,歐盟貿易限制措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光伏的出口,但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歐盟成員國逐步取消光伏應用激勵政策,致使市場嚴重萎縮。總體來看,當前全球光伏市場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亞太市場多元化走強,日趨萎縮的歐盟光伏市場在全球市場中的重要性下降。歐盟如繼續維持限制措施將使萎縮狀況進一步惡化,也不利于歐盟氣候和能源長遠利益。希望歐盟盡快徹底地終止光伏反傾銷反補貼措施,使光伏市場恢復到正常狀態,真正實現互利共贏。
數據顯示,歐盟市場已從2011年光伏裝機容量峰值時的22.4GW,下降至2015年的8GW。而2015年,中國在價格承諾內對歐光伏出口3.46GW,出口額17.85億歐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 新供給、新體驗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多元業態添彩“暑期經濟”
- 托管“小”服務連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樣”暑期托管解決群眾看護難題
-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9.7%
- 夏糧穩產豐收、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上半年發電量突破1200億千瓦時
- 上萬零件、4小時內,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產業鏈”展現磅礴力量
- 多項數據創新高!“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3.33億人次,15.8%!數據勾勒活力圖景 中國成“常來常新”超級目的地
- 6.4%,工業生產增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