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2017年我國TPU制品消費量將保持11.2%分析
2016/11/11 10:46: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TPU是近幾年需求增速最快的熱塑性彈性體材料對PVC 材料的替代 ,使TPU 成為近幾年需求增長最快的熱塑性彈性體材料。熱塑性彈性體(TPE/TPR)是一種介于橡膠和熱塑性塑料特性的新興有機高分子材料,既具有傳統交聯硫化橡膠的高彈性、耐TPU是近幾年需求增速最快的熱塑性彈性體材料
對PVC 材料的替代 ,使TPU 成為近幾年需求增長最快的熱塑性彈性體材料。熱塑性彈性體(TPE/TPR)是一種介于橡膠和熱塑性塑料特性的新興有機高分子材料,既具有傳統交聯硫化橡膠的高彈性、耐老化、耐油性個性優異性能,同時又具有塑料加工方便、加工方式廣等特性,成為取代傳統橡膠的最新材料,也被用于替代大量 PVC 制品,在汽車制造、冰箱制造、交通運輸、鞋類、合成革、石油化工、航空、醫療等許多領域具有廣泛用途。目前工業化生產的 TPE 主要分為苯乙烯類(TPS)、烯烴類(TPO)、聚氨酯類(TPU)、聚酯類(TPEE)等。據統計,2013 年全球 TPE 消費結構中,TPS、TPO、TPU和 TPEE 的比例分別達 44%、31%、9.5%和 6.5%,其他類別約占 9%。目前,在熱塑性彈性體中,TPS 仍占主導地位,但其市場份額呈下滑趨勢。自從歐盟禁止鞋材等材料使用聚氯乙烯 PVC 以來,TPU 以其優異的綜合性能成為替代 PVC 的最好選擇,從而成為需求增長最快的熱塑性彈性體材料。
主要的熱塑性彈性體材料性能對比
鞋材是目前 TPU 材料最大的應用市場。TPU 材料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選擇不同的原材料類型、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藝,可以制作出不同形態和性能的 TPU 制品,常見的 TPU 制品包括異形件軟管、薄膜、氨綸、合成革、膠粘劑等,下游市場包括鞋材、膠粘劑、汽車工業、電子、醫療等領域,鞋材是目前全球 TPU 應用最廣的市場,份額接近 40%,其次是膠粘劑和管材。
熱塑性彈性體材料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發展相對不平衡,從區域上可分為三部分:國外、中國臺灣地區及中國大陸地區。歐美發達國家和中國臺灣地區的熱塑性彈性體材料產業相對成熟,占據著行業中高端市場,如巴斯夫、拜耳、路博潤等是全球主要的 TPU 產品供應商,其產品結構除包括大宗的 TPU 粒子外,還涉及到聚氨酯產業鏈的多個環節,如 TPU上游原材料 MDI 等基礎化工材料、TPU 薄膜等制品;中國的 TPU 企業起步較晚,主要集中在低端的 TPU 薄膜市場, 企業產品結構單一, 萬華化學、華峰氨綸主要生產大宗的 TPU 粒子,博銳斯、東莞雄林等集中生產 TPU 薄膜,專業化的制品生產企業較少。目前,百事達公司已經率先完成了“TPU 彈性體材料及改性材料—TPU 薄膜—軟體油囊油罐—輸油輸水管道—非開挖油罐修復改造”的完整產業鏈布局。
全球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下游應用格局
全球TPU 產品競爭格局
2013~2017年,我國 TPU制品消費量將保持 11.2% 的年均復合增速
2013~2017年全球 TPU 產量年均復合增速 5% 。TPU 是環保無毒、易回收的環境友好型材料,TPU 替代 PVC 市場空間巨大。PVC 是世界上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塑料品種,2013 年全球產值約 400 億美元,但PVC 在生產過程中會釋放劇毒的二噁英,PVC 產品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致癌作用,回收困難,歐盟已經率先對 PVC 產品采取了限制措施,預計未來更多的國家將會對 PVC 產品進行限制,從而為 TPU 產品打開需求市場。根據 IAL 的數據預測,到 2017 年全球 TPU 制品的產量將達到54.68 萬噸,2013-2017 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大約為 5%,其中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大的 TPU 生產和消費區域,占比超過一半。
2013~2017 年,我國 TPU 制品消費量將保持 11.2% 的年均復合增速。我國是全球主要的 TPU 材料生產和消費國,根據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統計,我國 TPU 制品消費量從 2007 年的 11.5 萬噸增長到 2013 年的 23 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 12.25%。 根據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的預測, 2013-2017 年, 我國 TPU 制品消費量將以 11.2%的年均速度增長,到 2017 年消費量預計將達到 35.2 萬噸,占全球 TPU 消費量的 64%。
全球 TPU 制品產量增長趨勢
2008~2017 年中國 TPU 消費量變化趨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