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預測及行業發展趨勢
2016/11/23 17:41:4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08 年我國冷鏈物流概念開始興起,2010 年國家發改委頒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11 年冷鏈物流迎來快速發展,2013 年穩中有進,2015 年很多行業處于增長低迷時期,而冷鏈物流行業經歷了從量到質的蛻變過程,2016 年冷2008 年我國冷鏈物流概念開始興起,2010 年國家發改委頒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11 年冷鏈物流迎來快速發展,2013 年穩中有進,2015 年很多行業處于增長低迷時期,而冷鏈物流行業經歷了從量到質的蛻變過程,2016 年冷鏈迎來了全面景氣,特別是生鮮電商的興起,各大電商紛紛進入生鮮宅配,冷鏈物流投資明顯加大。2015 年底以來,各大冷庫冷藏設備制造商訂單開始持續回暖,2016 年上半年,部分上游制冷設備生產商訂單同比增幅在50%以上。資本市場上,四方冷鏈2016 年上半年上市以及浙江東日等進軍冷鏈使得冷鏈物流受關注度顯著提高。未來幾年,在各路資金紛紛涌入冷鏈物流行業的帶動下,我們繼續看好冷鏈物流行業的穩健增長。
我國冷鏈潛在空間巨大,2015 年我國冷鏈流通率平均為19%,遠低于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90%以上水平,其中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約為10%,15%和23%;冷藏運輸率分別僅為30%,50%,65%;腐損率分別高達15%,8%,10%,大幅高于歐美日等國的整體約5%的水平,僅果蔬一項每年損失達1000 億元以上。2015 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約1509 億元,預計到2020 年將達到4000 億元,復合增速約21.5%。
冷鏈流通率對比
我國冷鏈市場規模變化趨勢(單位:萬噸)
一、消費能力和對食品安全重視度的不斷提升
根據國外發達國家冷鏈發展歷史經驗,年人均收入達到4000 美元后,冷鏈消費能力和意愿都會大幅提升。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 年開始超過這一水平,冷鏈物流行業近年開始進入擴張期。而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營養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日漸高漲。食品腐爛變質往往是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食品加工、物流、商貿等企業出于防范事故、提升企業形象等因素考慮也有增加冷鏈設備的動力。
我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單位:元)
目前我國生鮮電商約95%處于虧損狀態,成本較高,其中物流成本約占5%、倉儲成本占10%、管理成本占15%、損耗占8%、推廣成本在10%以上,而客單價在100 元左右,毛利率不超過30%。貼錢為常態,尤其是區域生鮮電商成本更高。成本方面,首先直接影響物流成本、倉儲成本和管理成本較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冷庫的建設和合理規劃。合理的冷庫布局、冷庫設施的完善和冷庫使用率的提高都將對物流和倉儲成本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易損耗的特點決定了較多的運營成本和投訴,因此企業對冷藏、冷凍、倉儲和配送的設備要求就更高。預冷設備、食品加工設備、速凍設備、冷藏車和超市陳列柜等基礎設備需求迫切。
冷庫和冷藏車是冷鏈基礎設備中最重要的設備,城鎮居民人均冷庫保有量和冷藏車保有量是衡量國家冷鏈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2014 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冷庫占有量約為0.116 立方米/人,而同期的世界最高水平荷蘭為1.144 立方米/人,英美等發達國家均在0.3 立方米/人以上,我國冷庫建設空間非常大。冷藏車保有量也是重要指標之一,2015 年全國冷藏車保有量突破9 萬輛,同比增長18.4%,但仍大幅低于美國的25 萬輛和日本的15 萬輛,人均占有量則更低。日益增長的冷鏈物流需求和基礎設施不足之間的矛盾促使冷鏈設備將以高于整體行業增速的速度增長。
二、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碼,監管規范不斷升級
我國冷鏈物流起步較晚,但是國家支持力度越來越強,政策和規范標準開始加速推出。2010 年國家發改委《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出臺后,我國各省市也相繼出臺了冷鏈物流“十二五”規劃,然而由于行業處于起步階段,政策的執行效果和作用有限。從2015 年以來,政策進入明顯加碼期,《新食品安全法》對上下游環節的食品安全要求更加嚴格,冷鏈物流得到進一步重視和發展。食品安全法的修改以及醫療器械冷鏈管理指南的出臺預示著食品藥品的安全監管逐步趨嚴,倒逼食品藥品冷鏈設備加速布局。十三五規劃亦將冷鏈物流列入重點支持行列。稅收政策方面,2016 年6 月,財政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關于中央財政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工作通知》,其中將山東、河南、重慶等10 個地區列為示范省市,對相關冷鏈項目建設給予資金支持。標準規范建設方面,國務院辦公廳2016 年1 月印發《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重點強調冷鏈農產品安全標準化工程和現代物流標準化工程,而我們預計醞釀已久的國家冷鏈物流強制標準將在不久面世,成為冷鏈行業重大催化劑,長期利好行業發展。
近年來冷鏈物流部分相關政策
三、食品消費結構和習慣的變化對冷鏈物流的要求提高,生鮮電商的崛起
驅動年輕一代喜歡生鮮超市的模式逐漸超過傳統的菜市場模式,對速凍食品和冷鏈宅配的接受度提升明顯,此外反季節水果蔬菜消費量的提升都對冷鏈物流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鮮電商異軍突起更是近年來的一大景觀,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一陣營是以天貓和京東為代表的大電商生鮮平臺,第二陣營是以天天果園、易果生鮮等為代表的B2C 垂直生鮮電商,第三陣營是以永輝超市為代表的傳統超市O2O 生鮮電商。據統計,2015 年我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到542 億元,預計將在2017 年突破1400億元。
我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四、企業規模化經營的趨勢
國內食品養殖加工企業和物流企業歷史上分散程度高,尤其個體經營占比較重,但近年來,行業規模化經營的趨勢開始顯現。規模經營企業對冷鏈物流設備的需求顯著高于個體經營,對行業需求產生向上拉動作用。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冷鏈物流行業在內在需求的推動和外在政策支持的拉動下,將在未來數年內保持較高增速。
五、冷鏈設備重點關注冷庫和制冷系統設備
我國制冷設備逐年保持穩健增長,2014 年銷售收入達2662 億元,同比增值14.7%。其對政策刺激較為敏感,2010 年《農產品冷鏈物流規劃》出臺后,增速達32.8%,我們有理由相信2016 年開始隨著政策的密集出臺,制冷設備將重回高速發展軌道。2016 年以來的冷鏈設備訂單回暖已經拉開序幕。
冷庫是冷鏈設備的核心設備,其投資占整個冷鏈建設的大部分。2008 年-2014年我國冷庫建設復合增長率約27%,2015 年達2779 萬噸,同比增長9.1%,增速暫時減緩,但整體仍然穩健。我們預計冷庫的更新改造將是未來的重要增量,特別是生鮮電商的爆發式增長將使得冷庫的需求量和改裝需求量大增。目前國內大部分存量冷庫控溫效果差、安全問題較多,隨著廠家對冷鏈運輸質量要求的提高,未來新技術的冷庫改造將具有極大的市場空間,分布式倉儲的發展也將帶動中小型冷庫的需求增長。從生鮮電商方面考慮,用于保鮮的冷藏庫少,冷凍庫較多,倉儲型冷庫多,而用于生鮮食品流通、中轉、加工、配送的冷庫類型很少,因此在生鮮電商的整體大環境帶動下,我國冷庫將面臨增加更多用于水果蔬菜及其他保鮮型食品的保鮮冷庫,及傳統倉儲型冷庫向中轉、冷鏈配送等功能型冷庫轉變。
我國制冷設備銷售收入(單位:億元)
我國冷庫保有量(單位:萬噸)
制冷壓縮機是冷鏈的另外一個核心裝備,應用于冷鏈物流的各個環節。而以制冷壓縮機為核心的整個制冷系統在冷鏈物流的投資中也占有較大比重。制冷系統由制冷主機、制冷風機、控制系統、管路與閥件系統等組成,其核心部件主要包括制冷壓縮機、冷凝機組等。與制冷系統配套使用的還有壓力平衡裝置、溫度感應裝置、溫度記錄裝置、電器設備等。目前國內主要使用氨系列或氟系列的冷媒。2013 年行業性的氨系統安全事故使得制冷劑以及制冷系統出現了行業更替現象。CO2 制冷系統和氟制冷劑并聯機組、CO2/NH3 復疊制冷系統等新的更為安全的解決方案帶動了行業的發展,改造工程訂單量隨著開始增加。能迅速應變的企業將迎來市場占有率的提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