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自動駕駛市場滲透率及ADAS發展現狀分析
2017/3/27 10:26: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ADAS是汽車智能化的基礎,進入國產化生產階段高度自動駕駛車輛有望 2020 年出現 。智能化是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之一,智能駕駛技術不斷發展,目前使用谷歌 SDV 系統行駛的無人駕駛測試里程已經超過40萬英里,而其中需要駕駛員控制汽一、ADAS是汽車智能化的基礎,進入國產化生產階段
高度自動駕駛車輛有望 2020 年出現 。智能化是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之一,智能駕駛技術不斷發展,目前使用谷歌 SDV 系統行駛的無人駕駛測試里程已經超過40萬英里,而其中需要駕駛員控制汽車的里程小于1%。各大汽車廠商、互聯網公司相繼推出自動駕駛汽車計劃。預計技術的持續進步使得高度自動駕駛的車輛有望于 2020 年出現。
加州無人駕駛測試里程數(英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自動駕駛車輛推出時間表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ADAS 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基礎 ,汽車智能化推動 ADAS 的迅速發展。根據美國高速路安全管理局的定義,目前處于汽車自動化程度的第 2 階段(共 4 個階段),也就是所謂的部分自動化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根據駕駛環境信息,由一個或多個駕駛輔助系統在特定駕駛工況下執行轉向或加速/減速,同時駕駛員執行所有其余的各類動態駕駛任務。在此階段,作為自動駕駛基礎的 ADAS 應用迅速發展。
自動駕駛發展階段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政策持續催化,中國市場滲透率將加速提升
NCAP 對ADAS 的采用要求提高,ADAS 滲透率將加速提升。各國NCAP(新車評價規程)對汽車安全的需求不斷提升。例如中國的 C-NCAP 在2012 版的中首次增加了對 ESC(汽車電子穩定控制裝置)的加分,2015年提高了對 ESC 的加分,預計 2018 年 AEB 將進入加分體系中。
各國制定的 ADAS 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估計,中國 ADAS 市場規模 五年達180 億,根據估計,2014 年中國 ADAS 市場規模為 5.4 億歐元(約 40 億人民幣),到2021 年,這一市場規模達到 25 億歐元(約 180 億元人民幣),CAGR達到 24%。
BSM 、LDW 、AEB 滲透率最高。由于 BSM(盲區監測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用戶接受程度較高以及 C-NCAP 對 AEB(自動剎車系統)的要求,BSM、LDW、AEB 在 ADAS 的所有子系統中滲透率最高。根據估計,到 2021 年 BSM、LDW、AEB 滲透率將達到 14.2%、13.8%、11%。假設 2021 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 2500 萬輛,單套系統價格按照 1000 元計算,市場規模分別達到 35 億元、34 億元、27 億元。
中國 ADAS 市場規模(億歐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1 年中國 BSM 、 LDW 、 AEB 滲透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看好毫米波雷達、智能剎車系統
毫米波雷達、芯片算法、電控執行有望最先實現國產化。ADAS 產品由感知、決策、執行三個層面構成。1)在感知層,攝像頭國產難度大、激光雷達成本高、超聲波雷達門檻低,而毫米波雷達已經量產,且未來將大規模上市,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2)在決策層,國內算法公司已經基本實現 ADAS 的功能,在車輛識別率等關鍵指標上與 Mobileye 等國外龍頭企業差距不大。3)執行層,受益于 AEB 的快速滲透,IBS 市場將快速增長。
感知層: 國產毫米波雷達迎來收獲期 。ADAS 的各項功能需要多種傳感器才能實現。ADAS 的傳感器主要有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四種。其中,攝像頭國產化難度大、超聲波雷達門檻低、激光雷達尚未商業化,而毫米波雷達已經實現量產,隨著大規模產品上市,預計將快速應用。
2015 年全球 CMOS 芯片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 年全球毫米波雷達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ADAS 子系統中使用的技術需要多種傳感器配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今年將迎來汽車毫米波雷達收獲期。國內 24GHZ 毫米波(中短距)雷達已實現量產,77GHZ 毫米波(長距)雷達實現技術突破。沈陽承泰、廈門意行目前也都取得突破,不久產品將面世。毫米波雷達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南大學也一直在研發 77GHz 毫米波集成電路。
毫米波雷達國產化進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受益于 AEB 的 快速滲透,EVP 、IBS 市場將快速增長。隨著 AEB 市場規模的擴大,作為 AEB 執行層的關鍵系統,智能剎車系統市場需求巨大。此外,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常規的真空助力剎車系統無法使用,需要新結構的剎車系統替代。目前主流的 AEB 使用 EVP(電子真空泵),和EVP 相比,IBS 更高效、響應速度更快、可拓展性更強,但是價格價格更加高昂,目前主要應用于高檔車型。因此,我們判斷未來 AEB 執行端將呈現 EVP、IBS 共存的局面。其中,EVP 應用于中低端車型,IBS 應用于高端車型。
汽車電子真空泵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