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海綿鈦產能、產量及進出口價格分析
2018/3/8 14:50: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鈦產業鏈簡介鈦工業是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制造業等工業的基礎。完整的鈦產業鏈可大致劃分為三大部分1:(1)上游資源產業,包括鈦鐵礦、金紅石等鈦礦資源,以及由鈦鐵礦加工而成的人造金紅石、鈦渣和四氯化鈦;(2)中游包括海綿鈦的還原或熔鹽制取,一、鈦產業鏈簡介
鈦工業是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制造業等工業的基礎。完整的鈦產業鏈可大致劃分為三大部分1:(1)上游資源產業,包括鈦鐵礦、金紅石等鈦礦資源,以及由鈦鐵礦加工而成的人造金紅石、鈦渣和四氯化鈦;(2)中游包括海綿鈦的還原或熔鹽制取,進而熔鑄鈦錠和鈦加工材(鍛件、坯棒板管線絲材等),以及一個截然不同的行業鈦白粉(化工)的制取;(3)下游各 應用領域,鈦零部件下游有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海洋能源、核電、汽車、 體育醫藥等行業,鈦白粉的下游有涂料、造紙、塑料、日化等行業。
全球鈦礦資源供應屬于壟斷市場,由 Rio Tinto、Iluka、BHP Billiton、 Exxaro、Bemax 和 CRL 等為數不多的跨國礦業公司掌握,幾家公司合計擁有鈦精礦市場份額的60%左右,其中 Rio Tinto一家就擁有全球 25%以上的鈦礦資源。
我國鈦資源儲量居世界之首,占全球探明儲量的 28.6%。我國 98.9%的鈦資源集中于鈦鐵礦,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廣東、廣西及海南等地,其中攀枝花-西昌是中國最大的鈦資源基地,鈦資源量占全國鈦儲量的 90%。
我國的鈦鐵礦屬于伴生礦產,其開發利用受到其主礦產鐵礦的影響,因此我國鈦資源綜合回收率只有26%左右2;此外,我國的金紅石探明儲量較低,品味也相對較低,絕大部分選冶難度大、成本高,因此在我國,生產鈦金屬所需的鈦礦基本需要依靠進口。
我國每年對鈦精礦的進口量遠遠大于出口。根據統計,2016 年,我國共計生產鈦精礦399 萬噸,同比 2015 年增長 0.34%;進口鈦礦砂及其精礦 255萬噸,同比增長 35.5%,進口增幅遠大于本國生產。我國大部分進口鈦精礦來自莫桑比克、澳 大利亞、肯尼亞和越南。
在我國的“鈦谷”寶雞地區,存在著大小共計 400余家鈦合金材加工廠商,除寶鈦集團之外,絕大多數企業不具備高端、大規模生產能力,低端、粗加工鈦材供給嚴重過剩,壓價拿單、甚至虧損搶單成為常態。
我國的民用高端鈦材進口依賴程度較高,目前 3D打印用鈦粉基本依賴進口,核電站用鈦材進口意大利,民用建筑屋頂鈦材進口日本、德國,國內許多鈦企業主流熔鑄、鍛造、軋制等最先進的設備也是從德國進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