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輪提速降費大幕開啟 倒逼運營商轉型升級
2018/3/12 10:54:20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將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實現高速寬帶城鄉全覆蓋,擴大公共場所免費上網范圍,明顯降低家庭寬帶、企業寬帶和專線使用費,取消流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將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實現高速寬帶城鄉全覆蓋,擴大公共場所免費上網范圍,明顯降低家庭寬帶、企業寬帶和專線使用費,取消流量漫游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讓群眾和企業切實受益,為數字中國建設加油助力。
多位業內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新一輪提速降費不僅讓廣大用戶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國的基礎通信設施,對于共享經濟、移動支付、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業態的發展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提速降費使流量單價下降,也將使三大運營商的傳統營收模式受到沖擊。在采訪中,三大運營商紛紛表示,將在7月1日前取消流量漫游費,同時也透露出將在物聯網等領域發力的新動向。
完善通信基礎設施
2015年5月13日,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明確提出促進提速降費的五大具體舉措。其中包括鼓勵電信企業盡快發布提速降費方案計劃,使城市平均寬帶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等服務。提速降費的大幕就此拉開。
到201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2017年網絡提速降費要邁出更大步伐,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隨即,三大運營商迅速表態稱,將于2017年10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
之前兩輪的提速降費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據工信部于2018年2月發布的《2017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移動電話普及率在經歷2015年的回落后,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別增至95.6部/百人和102.5部/百人,均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流量消費也呈現迅猛增長,在2015年至2017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分別為41.9GB、93.8GB和246GB。移動網絡覆蓋也更加深入,2017年,全國凈增移動通信基站59.3萬個,總數達619萬個,是2012年的3倍。
固網寬帶方面,截至2017年12月底,5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2.44億戶,占總用戶數的70%,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1.35億戶。
“對產業而言,提速降費推動作用是巨大的。只有4G網絡覆蓋面更廣,傳輸速度更快,才能使許多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服務、產品得以商用和推廣,這也正是我國這些年TMT領域得以蓬勃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飛象網CEO項立剛這樣說道。
“這對于分享通信集團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分享通信董事局主席蔣志祥這樣說道,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互聯網行業,這些都離不開通信數據流量,不僅僅為企業節約了成本,并且,作為三大運營商的下游企業也可以為自己的用戶進一步降費,同時也能夠在產品創新上更加大膽,為用戶提供更多的融合產品。
運營商業績將承壓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以語音、短信、流量等通信服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三大運營商而言,提速降費進一步壓縮了其營收和利潤空間。
查閱三大運營商2017年中報發現,中國移動(00941.HK)2017年上半年通信服務收入為3479.50億元,其中無線上網業務收入達1877億元,有線寬帶收入179億元,是當期增幅最大的兩項收入,合計占當期總營收的比例達52.87%。
中國聯通(600050.SH)2017年上半年寬帶、數據及互聯網收入307.80億元,占總營收24.8%,通話及月租費收入207.71億元,占比為16.74%。中國電信(00728.HK)的2017年中報則顯示,手機上網作為第一大收入來源,占比服務收入26%,語音收入占比19.2%。
可以看到,提速降費將使語音業務、手機上網流量資費進一步下降,而這兩項則是三大運營商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與以前不一樣的是,以前主要是取消了語音長途漫游費,不過在2016年時,流量業務在整體營收中的比例就已經取代了語音、短信等業務,所以此前的影響并不大。”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此番提速降費的力度之大,將迫使三大運營商尋找基礎通信服務以外的新增長點。
“這次提到‘明顯降低家庭寬帶、企業寬帶和專線使用費’,這是過去數年政策的持續,所以寬帶資費會進一步降低,2018年這一趨勢仍不會改變。需要注意的是,運營商面臨的是以前提速不提價,速度翻番來算價格下降50%,而國家這次的要求是平均月使用費的降低,而不管你的速度是否增加。這對三大電信運營商業績會有較大影響。”付亮分析說道。
此外,還需注意的是,此番將取消流量漫游費,這意味著,各省運營商分公司推出的地區套餐將在全國通行。
項立剛表示,這將使運營商集團層面的權限擴大,推出全國性套餐,而運營商省級、市級的活力將減弱。
轉型升級之路
“對于三大運營商而言,需要在技術、產品、服務商進行投入、調整方能滿足新一輪提速降費的要求,但是作為企業,他們也需要滿足國資委的業績要求,所以將面臨一定的壓力。不斷采用新的技術,同時降低公司成本,這是當下運營商需要做的事情。”項立剛如是說。
付亮認為,物聯網或將成為運營商新的增長點。
記者從中國聯通方面了解到,中國聯通已制定了“物聯網平臺+”生態戰略:將打造基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水平能力和行業通用能力的物聯網基礎平臺。這一平臺可以達到6000萬個連接總數,服務超過1萬戶的行業用戶,API(操作系統留給應用程序的一個調用接口)調用可超過30億次。
“運營商要協同產業各方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平臺等優勢,推動網絡信息技術與社會各領域全面深度融合,催生出更多的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說,“未來智能化物聯網服務將在城市管理、制造、物流、家居、交通、醫療、教育等領域廣泛普及,不僅將深刻改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和經濟社會的運行方式,也將為信息通信業拓展新的增長空間。”
在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尚冰提出將深化實施“大連接”戰略,積極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和規模應用,支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2020年實現連接數量較2015年翻一番。
據悉,在2017年底,中國移動方面向本報記者透露,已在全國346個城市啟動移動物聯網建設,年底前實現部分重點城市商用,物聯網智能連接數總規模達2億戶。
而提速降費的深入實施,也將對產業鏈下游企業造成影響。
“移動轉售企業不能只靠資費去搶占市場,而是主要靠企業自身產品的創新能力,堅定地走差異化的路線,才能在國內的通信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蔣志祥說,“近幾年來,工信部發展司組織三大移動通信基礎企業與我們移動轉售企業進行了多次開會研究討論,形成一個資費聯動處理機制,而隨著這一機制的深入實施,‘批零倒掛’問題將會成為中國通信行業的歷史。”
轉自:中國經營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