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基礎化工行業未來前景預測分析
2018/5/16 12:13:4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2018年價格:有別于08-10年V型走勢,子行業業績有望陸續釋放1、2008年:下跌始于需求、終于需求,09-10年迎來2年牛市下跌原因: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增長受挫,中國作為出口大國也同樣受到波及,需求銳減下化工品價格大一、2018年價格:有別于08-10年V型走勢,子行業業績有望陸續釋放
1、2008年:下跌始于需求、終于需求,09-10年迎來2年牛市
下跌原因: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增長受挫,中國作為出口大國也同樣受到波及,需求銳減下化工品價格大幅下跌。
企穩回升原因:中國為應對經濟軟著陸風險,推動四萬億刺激計劃,投資帶動需求回暖下價格企穩回升。
后續走勢:2009-2010年迎來長達2年的化工品牛市,多數化工品種的價格高點位于此階段。
2、2011-2015年:下跌始于供給、終于供給,16-17年價格中樞持續上移
下跌原因:四萬億刺激計劃改善需求的同時,產業資本非理性集中投資也催生了大量新增產能,供給極度過剩下價格持續承壓下行。
企穩回升原因:2015年初環保壓力驟升,新《環保法》的實施拉開了環保去產能的序幕,疊加國家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后小產能,供給過剩格局得到緩解,化工品價格也逐漸觸底。
后續走勢:2016年價格筑底,多數產品價格在下半年迎來上行,10月份起的北方供暖季限產及冬煤物流擠出效應下,價格普遍暴漲。
供給端和需求終端分別體現為有彈性和相對穩定的,言而簡之就是供給端的控制是可持續的,而需求端的刺激(尤其是以基建、地產為唯一主導因素的需求刺激)是不可持續的。
本輪環保趨嚴的力度和持續性我們認為將持續超出市場預期。
供給端的壓制體現為:
。1)區域、季節性質的環保核查限產;
。2)高環保要求攤高生產成本,加速出清小產能;
。3)準入門檻提高及新建產能限制,導致擴產普遍局限于龍頭行為。
中短期重視第(1)點的影響,其是價格企穩回升的催化劑。長期來看第(2)(3)點將長期對供給端形成壓制,這種影響我們認為長期存在。京津冀地區大氣治理、環保稅、全國污染源排查、退城進園等環保政策也正陸續實施中,短期1-2年內無法進入完善階段,后續環保壓力有望持續。
從目前價格相對位置來看,整體化工品價格并非處于歷史較高位置,只有5種化工品創下21世紀以來新高,甚至低于創出新低的化工品數量。
2018年化工行業環保壓力不減疊加新增產能釋放放緩下,價格有望高位維穩,化工行業將進入業績充分釋放期。細分行業來看,部分資產負債表修復較好,ROE恢復到行業領先水平的子行業有望率先迎來業績充分釋放。
仍有75%化工品價格低于歷史價格區間中值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2018年供給:中國化工業持續去杠桿,全球處于再投資下行周期
化工板塊依然處于去杠桿階段。2017年前三季度化工板塊(SW)資產負債率繼續下行,由2014Q2的61%下降至2017Q3的近10年低點51%,體現為產業加杠桿再投資行為依然較謹慎。
2017年大部分子行業“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增速低于其在2014-2016年的均值。再投資行為局限于少部分景氣度改善較早的行業,整體化工行業投資意愿依然較弱。
2017年前三季度化工行業資產負債率繼續下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2/3子行業“產能” 增速低于前3年均值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全球化工業產能增速大幅回落。IHS預計全球化工業產能增速中樞在2016-2021年將回落至3%,遠低于2006-2015年的5%,未來化工行業供需格局有望長期向好。
未來10年化工新增產能集中在中、美。IHS預計2015-2025這十年全產能增長265百萬公噸,較上一個十年的減少了33百萬公噸/-11.1%,中國產能增速放緩,美國產能受益于頁巖氣爆發產能增速回升。印度、中東未來10年新增產能依然較低。
2016-2021年全球化工行業產能增速逐年放緩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0-2025全球各國基礎化工行業新增產能(百萬公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2018年需求:海外地產景氣度有望延續,國內地產不過分悲觀
以美國、歐洲為主的海外國家經濟復蘇在延續。這點可以從海外地產銷售數據持續企穩回升中得到印證,2018年海外需求改善有望得到延續,部分出口帶動需求邊際改善的行業有望受益。
世界銀行稱未來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將加快。其于2017年6月預計2017、2018年全球GDP增速為2.7%、2.9%,較2016年的2.4%有明顯回升,主要原因是美國經濟強力復蘇以及印度經濟維持高速增長,同時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的回升減輕了新興市場大宗商品出口國所面臨的壓力。
美國私人住宅新開工面積持續回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歐洲地產景氣度大幅回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們認為國內房地產目前處于2009年來庫存去化周期中偏底部位置,2018年土地供應有望維穩,對2018年地產端需求提供支撐。
2009-2017年房地產庫存去化周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們認為房地產投資2017年四季度總體平穩,全年將維持7-8%增速,2018上半年出現小幅回落,全年增速約為4-5%。房地產投資有韌性,主要源于庫存去化和中長期的城鎮化、城市群、棚改貨幣化、租賃住房市場建設的支撐。同時預計2018年GDP增速6.7-6.8%,不會形成趨勢性下降,全年將呈前低后高走勢。
預計2018年新開工面積維持小幅正增長。主要源于核心城市庫存較少,開發商在手現金較多,土地購置熱情高漲下開發商開工回補庫存。
2018年房地產投資增速預計在4-5%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預計2018GDP(不變價)增速為6.8%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2018年環保:許可證及退城進園接力環保督查,高壓不減
2018年國家圍繞排污許可證的核心環保制度有望確立,京津冀大氣治理將延續,環保督查下沉省級、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退城進園逐步開展?紤]到2018-20年皆有明確任務節點,較嚴力度大概率延續,化工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本輪景氣周期有望進一步拉長。
排污許可證:2017年底前核發氮肥、農藥、石油煉制、化工等15個水/氣十條重點行業。
京津冀大氣治理: 2018年以前完成組建京津冀大氣環保局,強化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
省級督查:環保部稱國家督查體制基本健全,積極指導督促地方建立省級環保督察體系。
第二次污染源普查:2017年前期準備、2018年完成全面普查。
;吠顺沁M園:2018年底前全面啟動中小企業等搬遷工作,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
排污許可證內容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本次污染源普查力度將超過第一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前將全部啟動中小危化企業搬遷改造工作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五、2018蛻變:集中度攀升+海外投資爆增,化工業積量轉質在途中
2015-2016年中國化工業海外投資額迎來爆發式增長,由前幾年的百億規模躍居到近千億,有望在高精尖化工領域復制20世紀90年代大宗化工從0到1的過程。源動力在于降低糧食及特殊精細化學品進口依賴度的決心。也體現著新時代下中國化工業積量轉質的歷史必然性。
2016-2017年基礎化工行業集中度持續攀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0-2016 中國化工業對外投資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0-2016中國化工業對外投資主要地區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