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自貿區2014版負面清單大幅“瘦身”
2014/7/2 13:24:2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上海自貿區2014版負面清單大幅“瘦身”更開放更透明更接近國際規則上海自貿區2014版負面清單大幅“瘦身”
經濟日報上海7月1日電 記者沈則瑾報道:7月1日凌晨,備受關注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4年修訂)》終于出爐,較之2013版負面清單,新版清單大幅“瘦身”,其中特別管理措施由原來的190條調整為139條,調整率達到26.8%。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在7月1日下午舉辦的說明會上介紹,新版“負面清單”有3個特點:
一是開放度提高。從開放的角度看,取消了14條管理措施,放寬了19條管理措施,與2013年相比,進一步開放的比例達17.4%。
被取消的14條管理措施中,服務業和制造業等領域各占7條,包括取消對進出口商品認證公司的限制、取消對認證機構外方投資者的資質要求、取消對投資400噸及以上輪式、履帶式起重機械制造的股比限制等。
在放寬的19條管理措施中,涉及制造業領域9條,基礎設施領域1條,房地產領域1條,商貿服務領域4條,航運服務領域2條,專業服務領域1條,社會服務領域1條。例如,原“限制投資原油、化肥、農藥、農膜、成品油(含保稅油)的批發、配送”放寬為“限制投資農藥、農膜、保稅油的批發、配送”等。
二是透明度增加。2013版負面清單中無具體限制條件的55條管理措施大幅縮減為25條,并明確了部分無具體限制條件管理措施的條件。如明確了投資直銷的條件,即投資者須具有3年以上在中國境外從事直銷活動的經驗,且公司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8000萬元;明確了投資基礎電信業務的條件,即外資比例不得超過49%等。
三是與國際通行規則銜接。根據國際通行規則,對2013年“負面清單”中14條對內外資均有限制或禁止要求的管理措施,不再列入“負面清單”,主要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業領域等。
記者將兩個版本的負面清單比較后發現,一些常見的投資領域限制或禁止措施不見了。比如,“禁止投資色情業”、“禁止投資博彩業”等條款從2014版負面清單中移除了。戴海波解釋說,這并不意味著自貿試驗區將放行這些領域,而是對這些領域的投資,不管是內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都采取一樣的限制舉措,不必列入“負面清單”。
此外,2014版負面清單將行業分類代碼調整到管理措施的后面,并將涉及不同代碼的同一行業不同環節的相關措施作了統一表述,以便投資者能夠更清晰地理解相關管理措施。同時,為了方便投資者查詢,在管理措施前面還統一加注了序號。
還有,2014版負面清單繼續采用了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作為分類標準,并將農業、采礦業、金融服務、電信服務、航空服務、基礎設施等涉及資源、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領域以及中藥、茶葉、黃酒、手工藝品等我國傳統產業領域的管理措施予以保留。同時,按照準入前國民待遇的原則,對于內外資均有限制或禁止要求的管理措施,不再列入負面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