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明確旅游產業的發展目標 打造戰略支柱產業
2014/8/22 17:49:0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務院明確旅游產業的發展目標 打造戰略支柱產業8月2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從樹立科學旅游觀、增強旅游發展動力、拓展旅游發展空間、優化旅游發展環境、完善旅游發展政策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并明確到2020年境內旅游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的目標。分析人士指出,這也意味著國家為把旅游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制定了時間表。政策進一步細化
《意見》指出,到2020年,境內旅游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
為實現這一目標,《意見》從樹立科學旅游觀、增強旅游發展動力、拓展旅游發展空間、優化旅游發展環境、完善旅游發展政策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相較以往,《意見》對如何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要求要更加具體和全面,各項政策措施也進一步細化。
《意見》要求,要創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深化旅游改革,推動區域旅游一體化,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場,積極發展休閑度假旅游,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創新文化旅游產品,積極開展研學旅行,大力發展老年旅游,擴大旅游購物消費,完善旅游交通服務,保障旅游安全,加強市場誠信建設,規范景區門票價格,切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優化土地利用政策,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提出的一些具體措施也引人關注。針對近年來我國入境旅游增速下滑,近兩年甚至連續出現負增長的情況,《意見》指出,要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場,研究促進外國人入境過境旅游簽證便利化措施,推動符合規定條件的對外開放口岸開展外國人簽證業務,逐步優化完善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推動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數量適當、布局合理。在積極開展研學旅行方面,《意見》指出,要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研學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研學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研學為主的研學旅行體系。
《意見》還對重點任務的分工和實施制定了具體的時間表。
打造戰略性支柱產業
《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到2020年,旅游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分析人士指出,這也意味著國家為把旅游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制定了時間表。通常而言,產業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5%以上的,可以叫戰略性支柱產業。
早在2009年《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便提出,我國旅游業的未來將加強統籌規劃,從改革、開放、服務、管理入手,著力提升發展質量,“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而在此之前,旅游業僅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產業定位的變化體現了旅游業在經濟發展的作用已經有了顯著提升。
《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公布也體現了新形勢下為把旅游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新要求。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就《意見》的發布答記者問時表示,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時期,旅游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和背景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二是《旅游法》正式頒布實施,對旅游者、旅游規劃和促進、旅游經營、旅游安全、旅游監督管理等方面都明確了法律規范。三是我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擴大消費已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著力點。旅游休閑作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潛力大,在穩增長、調結構、擴就業、惠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我國旅游業發展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重建設、輕管理,重硬件、輕軟件,重規模、輕品質,重開發、輕保護等問題仍較為突出;二是政府過度參與,市場機制未能發揮決定性作用,社會資本進入存在障礙;三是部分景區景點門票價格過高,景區的公益屬性體現不足;四是當地居民沒有合理分享旅游發展的收益,旅游的綜合帶動作用有待進一步強化;五是旅游市場秩序和服務質量與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較大差距,“黑導游”和誘導、欺騙、強迫游客消費等行為仍大量存在。
面對新形勢,制定出臺針對性強、更細更實的政策措施,對進一步激發市場推動旅游業發展的活力和潛力、促進旅游業健康持續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政策利好不斷
事實上,自2013年以來,旅游業便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并迎來一系列政策利好。
2013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實施《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城鄉居民旅游休閑消費水平大幅增長,國民休閑質量顯著提高,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國民旅游休閑體系基本形成。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王威表示,綱要重點體現了提倡綠色旅游休閑理念、保障國民旅游休閑時間、鼓勵國民旅游休閑消費、豐富國民旅游休閑產品、提升國民旅游休閑品質等五大亮點。
備受關注的《旅游法》也于2013年10月頒布實施,有利于行業整體規范有序健康發展,旅行體驗和旅游質量得到保障,消費者權益得到全面保障,將整體提升國民出游率。
今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快旅游業改革發展,是適應人民群眾消費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對于擴就業、增收入,推動中西部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生態環境改善,意義重大。會議要求,要著力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使旅游開發向集約節約和環境友好轉型,旅游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并重轉變,旅游服務向優質高效提升。一要以改革開放增強旅游業發展動力。二要優化旅游發展軟硬環境。三要提升旅游產品品質和內涵。
上海證券認為,2013年以來多項重磅旅游政策的出臺發布,將從根本上解決包括帶薪休假等長期制約旅游業發展的矛盾、問題,為推動我國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法律保障,有利于進一步擴大旅游消費、激活國內旅游市場,有利于旅游業轉型升級以及旅游企業的做大做強。旅游產業涉及“吃住行游購娛”多方面,帶動能力強,推動旅游業健康快速發展,符合我國目前經濟轉型的需要。
- 上一篇:國務院發布若干意見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
- 下一篇:解讀保險新國十條 項俊波給行業敲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