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服裝等優勢傳統產業轉型三大路徑
2014/4/19 9:42: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紡織服裝等優勢傳統產業轉型三大路徑今年初召開的省委十一屆三次會議提出要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其核心就是要推動產業向價值鏈的高端發展,推動產業和企業實現鳳凰涅槃。而優勢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則是推動廣東建立現代產業體系,走出一條有廣東特色的轉型升級之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我們在引進和培育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也要拿出浴火重生的勇氣,著力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通過轉型升級,使“老鳥”、“舊鳥”變成“新鳥”、“壯鳥”,實現鳳凰涅槃,煥發新的活力。傳統產業不是夕陽產業,也有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環節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以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筑材料、家具制造、家用電器、金屬制品、輕工造紙及中成藥制造等八個優勢行業為主導的傳統產業,在我省經濟起飛和快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省優勢傳統產業規模以上企業數占全省的比重超過40%;工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達到35%,利稅總額占全省比重達到30%;從業人數占全省比重超過36%。傳統產業是我省產業體系中舉足輕重的組成部分,也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力量。
傳統產業不是夕陽產業,傳統產業也有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環節,經過改造提升還大有作為。像意大利的家具、服裝,瑞士的手表等都屬于傳統產業,但同時也是全球具有相當規模和影響力、利潤驚人的時尚產業。在知識經濟時代,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文化創意產業在傳統產業中被快速加以應用,并通過產業融合催生出一系列新興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優勢傳統產業經過互聯網及文化創意的思維洗禮,再次被賦予了新的活力。
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三大路徑
優勢傳統產業向價值鏈兩端環節延伸可以通過品牌提升、文化融合、大數據互聯網思維三條路徑,引導企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提升品質,構建“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的全產業鏈模式,增強產品價值鏈控制能力,實現附加值提升。
路徑一:實施“品質+品位+品牌”戰略,提升優勢傳統產業品牌價值。針對我省優勢傳統產業缺乏自主品牌、產品附加值不高的問題,要提高企業的品牌文化意識,引導企業把品牌文化作為名牌帶動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賦予品牌鮮明的個性、訴求和理念,并將品牌提升理念融入產品研發、外觀設計、質量控制、產品營銷、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不斷豐富和提高品牌的時代信息和文化內涵,增強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支持企業申報馳名商標、廣東省名牌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支持優勢傳統產業創立自主品牌,推動優勢傳統產業龍頭企業主導或參與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及聯盟標準的制定和修訂,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路徑二:實施“新設計、新廣貨、新生活”戰略,引導優勢傳統產業與文化創意融合發展。文化元素以各種形式滲透到傳統制造業的創意、設計、生產、營銷、品牌構建和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可以豐富產品的文化含量,提升產品的文化品位,獲取更高的市場價值。針對我省優勢傳統產業素質不高、競爭力不強的問題,要切實把設計創新作為轉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強文化創意與制造業的對接融合,從產業規劃、產品設計、商品營銷等環節,最大限度地增加文化元素,提高優勢傳統產業的產業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如將中國傳統文化及現代流行時尚融合到產品的設計中,將工業品轉化成藝術品,實現產品的價值創新。同時,以“產業設計化”、“設計產業化”為目標,重點發展工業設計、時尚設計、新媒體設計、商業模式及服務設計等領域,大力培育發展新型設計業經營業態。
路徑三:樹立“大數據、互聯網”思維,增強優勢傳統產業市場環節的話語權;ヂ摼W已經滲透到每個產業的毛細血管之內,以“用戶至上、體驗為王、高效便捷、突破時空”為特征的“互聯網思維”對傳統產業也可以產生顛覆性的創新。如雷軍借助互聯網營銷而成就小米手機的輝煌。優勢傳統產業也要逐步引入“大數據”、“移動互聯網”、“電商渠道”等新思維、新模式,提升企業研發、生產控制、市場營銷、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環節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優化生產流程,創新商業模式,以此提高生產精度和銷售的廣度,實現供應鏈的全球一體化,將產業鏈與價值鏈整合為全球價值網絡。如開展大數據消費習慣分析,網上商城、微博微信營銷、智能供應鏈管理、互聯網金融等,使“互聯網絡”成為促使自身變強的利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新能源汽車租賃業或遇發展良機
- 下一篇:國內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已經成為發展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