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迎來“臨門一腳”
2014/8/27 15:33: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迎來“臨門一腳”寧波市政府常務會議日前通過了《寧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此前一個月,國家連出4項新能源汽車刺激政策,為新能源汽車銷售掃清障礙——產業化最后關卡被打通
7月以來,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各種利好消息接踵而至。針對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推廣的瓶頸,相關部門頻頻出手,推出一攬子政策為新能源汽車銷售鋪平了道路。
據悉,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超2萬輛,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將達到去年的3倍,突破5萬輛。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銷售實現破冰,整車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大規模推廣也將成為未來五年投入的重點。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政策扶持力度空前,既對整車企業帶來利好,也對整個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起到積極作用。
有分析指出,以現階段新能源汽車推廣而論,進行大幅度政策調整,必將加大推動新能源車普及應用的步伐,也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數量實現倍增成為了可能。
企業已經感受到來自政策面和市場的“東風”。“整個形勢跟以前相比可謂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如火如荼。”國內一家知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表示。
據悉,上汽正在積極搶占新能源公務車市場。江淮汽車、北汽新能源、比亞迪等自主品牌同樣希望通過在公務車市場的率先普及,提升產品競爭力,為布局私人消費市場做準備。
資料顯示,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在售車型近20款,預計未來兩年還將投放近30款新車,投放速度明顯加快。
業內人士表示,受益于各級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各地城市紛紛啟動新能源汽車應用,新能源汽車行業出現較快的增長,2014年將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關鍵一年。
甬企搶灘新能源汽車商機
按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要求,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50萬輛,2020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500萬輛。
面對巨大的市場蛋糕,我市相關企業嗅準商機,搶灘新能源汽車市場,整車企業紛紛加碼投入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而一些零部件企業則已經擠進了特斯拉、寶馬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系統。
寧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力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致力于關鍵原材料生產,累計年產值超過6億元。新中宇集團斥資18億元進軍動力鋰電池領域,聘請日本、韓國等國的專家,研發多規格鋰離子電池。寧波南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擬投資18億元,在寧波打造亞太地區最大、世界前三的超級電容產業基地。寧波均勝電子通過向i3純電動車提供電池管理系統(BMS)及其傳感器,擠進了寶馬新能源車的供應鏈。
整車制造企業也十分看好新能源汽車市場,紛紛投入巨資研發。寧波吉江汽車制造公司已初步研發成功一款類似于SMART的新能源汽車,已進入最后的調試階段。寧波南車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目前已將新能源汽車的電控系統、電機、電源三大技術核心產品全部落戶寧波,投資打造儲能式無軌電車制造基地。
另外,墨西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均勝新能源汽車研究院等摩拳擦掌,著力于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的開發。
不久前,總投資5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工業園正式簽約,預計于2016年投產,將達到年產5萬輛SUV新能源汽車、年銷售額400億元以上的規模。
“寧波企業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及關鍵原材料方面進步明顯,初步具備形成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產業集群的條件,隨著利好政策的相繼落地,寧波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加速駛入快車道。”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寧波“軍團”值得期待
新能源汽車產業無疑是一片廣袤的“新大陸”,寧波“軍團”如何去壯大自己,同時開疆擴土,構筑經濟新增長點?有關業內人士認為,按照寧波現有的技術、產業基礎,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應該作為主攻方向,特別是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需要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奠定自己的行業領先地位。
近年來,寧波和汽車產業已經結下不解之緣。用不了幾年,一個千億級的汽車制造業將展現在我們面前,年產100萬臺汽車將成為現實。經信部門專家表示,由龍頭整車企業來帶動產業鏈的發展模式,不僅是傳統汽車制造業可行,在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可復制一試。來自整車企業的人士也認為,寧波汽車產業應該堅持傳統能源和新能源齊頭并進、互相促進。
在傳統汽車領域,中國汽車的技術創新可以說比先進國家“慢人一拍”,而新能源給了一次同時起跑的重大機遇。產業研究專家說,寧波在新能源應用的環節有了進展,接下去要注重自主創新和引進吸收相結合,做到整合優勢資源。此外,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在推廣應用上必須有配套設施跟進完善,這些基礎設施的大量建設,也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廣泛的市場需求。
隨著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可以預想的是,這個新興產業肯定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產業發展布局尤顯重要。縱觀今日寧波,“兩城、三帶”的空間布局已見雛形。“兩城”是杭州灣新區國際汽車城、新材料科技城。看前者,新能源這個關鍵詞出現頻率會越來越多,與傳統汽車交相輝映。看后者,優秀的科研機構、配件企業走在了世界前沿,前程光明。余慈江北產業帶、北侖鄞奉產業帶、象山寧海產業帶也都基礎扎實、方向明晰。
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寧波“軍團”、寧波“動力”值得期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煤炭大省步入“燃氣時代”
- 下一篇:鋼鐵工業轉型應依靠創新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