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汽車只是表象 盤點阿里入汽車業歷史軌跡
2014/8/28 16:10:3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互聯網汽車只是表象 盤點阿里入汽車業歷史軌跡上個月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互聯網汽車”的新聞出來之時,外界諸多猜測嘿這是阿里要造車的節奏,也有人質疑上汽在炒作。實際上,阿里巴巴為了 表達合作誠意,曾向上汽承諾永遠不會造車,這可以看成是阿里克己復禮、舍小欲成大欲之舉。而對于上汽而言,這個合作也遠非造一輛車那么簡單,而是關乎上汽自主品牌未來發展的體系性突破。隨著時間推移,車云菌對于兩者的合作有了更多了解,今天我們就先從阿里巴巴的角度分析一下,他到底玩的是一盤怎樣的局。
互聯網汽車只是表象
不妨先來回顧一下阿里巴巴進入汽車業的歷史軌跡:
2010年9月,205輛奔馳Smart在淘寶團購是淘寶整車電商的開端。
2010月12月,吉利進駐天貓商城,成為天貓首個汽車品牌旗艦店。
2012年11月,新車銷售第一次進入雙十一購物節。
2013年5月,阿里巴巴以2.94億美元的戰略投資成為高德第一大股東。
2014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將全資收購高德。
2014年7月,阿里與上汽達成“互聯網汽車”戰略合作。
2014年7月,第二屆天貓汽車節,阿里聯合小微金融,推出余額寶購車。
2014年8月,阿里宣布與廣匯汽車共同打造二手車O2O交易平臺。
短短4年間,阿里巴巴已經滲透到了汽車用品、新車銷售、地圖導航、汽車金融、二手車等多個業務板塊,而且從今年開始密集爆發。與上汽的合作之所以具有開創 性,不僅僅是因為這是阿里首度與車企在集團層面的戰略合作,更是阿里有了將之前所有在汽車鏈條上的積累全線貫通的車載平臺,實現手機、車機、PAD、電 腦、甚至電影屏等多屏互通,未來還有機會與阿里其它業務進行深度整合。
可以預計,上汽攜手阿里,“互聯網汽車”只是表象,背后是上汽集團從戰略規劃、流程管理、產品研發、生產制造、信息流通、營銷模式的全體系互聯網化再造,車云菌了解到,上汽各個業務部門都參與到了互聯網汽車項目組中。
而對于阿里來說,雖然經過近幾年的資本運作,已經掌握了支付、地圖、用車、社交、娛樂等幾大車主應用關鍵入口,但競爭對手當中不管是國內的百度、騰訊,還 是國際的亞馬遜、谷歌,在汽車行業的布局大體已進入收網階段,盡管阿里的整體產業鏈布局更加豐富,但在汽車行業的垂直滲透方面仍有相當的差距。
阿里一直以來的發展思路均為軟件及電商平臺,缺乏硬件和實體經營的基因,拉上汽入伙,則是兩種基因的完美補足。從雙方公布的合作內容來看也肯定了以上分析,二者分工明確,上汽負責整車與零部件開發、汽車服務貿易,阿里巴巴則提供“Car YunOS”操作系統、大數據、阿里通信、高德導航、阿里云計算等資源集成,打通汽車全生命周期用車需求和互聯網生活圈。但這個過程本身也蘊含著風險,平臺級的基礎設施應用和汽車各類垂直性業務之間需要緊密磨合,才能逐漸生長出一個良性的生態系統循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阿里進軍汽車互聯網 上汽不是炒作
- 下一篇:公車改革已啟動 入門級豪車或成公務員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