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園區開發PPP模式項目發展規模、實施階段及回報機制分析
2017/2/5 10:38: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園區開發PPP項目發展規模相關數據顯示,從項目的分布區域來看,貴州省、山東省和四川省三個省份的園區開發類PPP項目數量最多,分別是49個、39個、25個,占比分別為19.7%、15.7%、10.0%,合計占項目總數量的45.4%,優一、園區開發PPP項目發展規模
相關數據顯示,從項目的分布區域來看,貴州省、山東省和四川省三個省份的園區開發類PPP項目數量最多,分別是49個、39個、25個,占比分別為19.7%、15.7%、10.0%,合計占項目總數量的45.4%,優勢明顯。山東省和四川省作為人口和工業大省,項目數量多較為合理,但貴州省的項目數量眾多,體現出了西部等略落后地區對園區發展的需求更為強烈,也更愿意采用PPP模式與社會資本方合作,福建、新疆、內蒙、遼寧、甘肅等省份項目的數量緊隨其后,也側面印證了這一判斷。
園區開發類PPP項目的區域分布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二、園區開發PPP項目實施階段
園區開發類項目中,在識別、準備、采購、執行、移交這五個階段中的項目數量分別是181、39、15、14、0個;可以看出,園區開發從識別到移交的數量依次減少,且大量項目處于識別和準備階段,這既表示政府和市場對此類項目的需求旺盛,同時也說明該類項目屬于PPP項目中較為新穎的類型,發展得較慢,目前尚處于摸索階段。
園區開發類PPP項目實施階段分布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三、園區開發PPP項目回報機制
根據不同類型園區開發項目的內容及其性質,子項目的回報機制共有三類:政府付費、使用者付費和可行性缺口補助。
其中,基礎設施運營和園區公共服務多具有經營性,將其回報機制設置為“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對于發展較為成熟的物業管理、公共項目維護及公共事業服務等按照國家定價執行,無國家定價的,按照政府指導價或經地方政府審計的市場價確定。其中,可行性缺口補助包括可用性服務費和運營績效獎勵兩部分。
其他四類項目均采用“政府付費”的回報機制,詳情如下:
1、規劃咨詢服務
由于規劃咨詢服務的成果是為整個園區項目繪制藍圖,且投資金額較少,可使用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支付,或由社會資本方自行承擔。
2二、土地整理和拆遷
土地整理和拆遷的工作由政府承擔,社會資本方負責提供資金和相關配套服務,主要發揮融資功能,采用“政府付費”的回報機制,可使用政府性基金中的土地出讓金支付。
3、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
園區項目中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工作與其他基礎設施PPP項目的運作模式相同,如不包含運營環節,可采用可用性指標衡量建設成效,確定政府付費金額。如包含運營環節,可采用“建設項目可用性+運營績效考核”的方式設計回報機制,并使用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支付。
4、產業招商和企業發展服務
“產業招商和企業發展服務”是園區項目中最獨特的部分,可采用“基本園區服務費+園區服務獎勵費”的回報機制確定政府付費金額。其中,基本園區服務費根據服務內容和服務成本在競爭性招標環節確認,主要用于覆蓋園區服務的基本成本,且與園區企業滿意度調查結果關聯;園區服務獎勵費根據園區發展績效體系的考核結果確定;該部分服務費可使用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支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