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體外診斷行業增長趨勢及市場規模分析
2017/3/29 10:36: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 我國體外診斷行業保持穩定增長體外診斷簡稱 IVD,是指將檢驗樣本(血液、體液或者組織)從人體內取出進行檢測,從而判斷疾病或功能的一種診斷方式。通常在臨床上,醫生主要利用診斷儀器和配套的診斷試劑盒形成統一的檢測系統,為醫生提供豐富的1. 我國體外診斷行業保持穩定增長
體外診斷簡稱 IVD,是指將檢驗樣本(血液、體液或者組織)從人體內取出進行檢測,從而判斷疾病或功能的一種診斷方式。通常在臨床上,醫生主要利用診斷儀器和配套的診斷試劑盒形成統一的檢測系統,為醫生提供豐富的臨床診斷信息。目前臨床的診斷信息約有 80%來自于體外診斷,IVD 已經成為預防疾病、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中不可或缺的醫學手段。
三大體外診斷種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數據統計,2013 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規模達到 554 億美元,2015 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規模上升到 634.3 億美元,預計到 2018 年可以增加到 777 億美元。而我國的體外診斷市場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近5 年年均增速約 20% ,高于我國醫藥行業整體的市場增速。據顯示,2010 年我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為 122 億元,到 2015 年我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實現翻番達到 295 億元。
2007-2015我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 分級診療和精準醫療助推 POCT 普及
從最初的金標定性到熒光半定量,到如今準確度逐漸上升的液相全定量,POCT 成為體外診斷行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OCT 具有空間小、可操作性強、診斷時間短等多項優勢,并且價格普遍偏低,適合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時伴隨我國醫療體制改革以及智能硬件的深度融合,POCT 行業將成為未來“互聯網+醫療”的主力軍。
POCT 應用范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分級診療將助推POCT 在基層醫療體系的普及。2015 年,國務院辦公廳推出《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 2017 年時我國分級診療政策體系應逐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不低于 6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達標率不低于95%;到 2020 年,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要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
我國 POCT 行業規模近年保持快速地增長勢頭,年均增速在 20%以上。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3 年我國 POCT 市場規模為 4.8 億美元,預計到 2018 年我國 POCT 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14.3 億美元。認為隨著分級診療和醫改政策的不斷推進,POCT 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市場空間較大。
我國 POCT 市場規模(億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 免疫診斷技術更新換代 分子診斷增速最快子領域
在體外診斷的三種主要類別中,生化診斷在我國市場發展相對成熟,試劑多以國產品牌為主,而免疫診斷和分子診斷的技術門檻較高,主要以進口產品為主,國產品牌份額較低。從市場規模來看,在我國 2014 年的體外診斷試劑總體市場中,免疫診斷占比最大為 38%,生化診斷占比其次為 32%,分子診斷仍處于發展階段占比僅為5%。
我國體外診斷試劑市場中各診斷方式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分子診斷目前在體外診斷市場中占比較低,但其能夠從基因層面判斷人體的病情變化,能更準確德識別早期階段的病毒和傳染病,開始逐漸取代部分細胞診斷和血液診斷市場。 根據數據顯示,2015 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增長至 585 億美元,近十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2% ,而分子診斷是其中最主要的細分市場。
2015 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細分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由于分子診斷對于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穩定性要求高,我國的高端市場幾乎被跨國醫療龍頭企業壟斷。我國國產產品具有價格低、售后服務好的優勢,用戶目前主要集中在二級醫院和基層醫院。隨著進口替代的趨勢加速,我國的分子診斷產品將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我國分子診斷商業環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