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玻纖行業發展概況及市場供需狀況分析
2018/3/12 10:54: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玻纖行業發展概況玻纖具有質量輕、強度高、耐高低溫、耐腐蝕、電絕緣等優異性能,是一種優良的功能材料和結構材料。玻纖作為一種傳統材料的替代品可以用在多個行業,包括了交通運輸、建筑與基礎設施建設、電子電氣、新興產業等。玻纖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1、玻纖行業發展概況
玻纖具有質量輕、強度高、耐高低溫、耐腐蝕、電絕緣等優異性能,是一種優良的功能材料和結構材料。玻纖作為一種傳統材料的替代品可以用在多個行業,包括了交通運輸、建筑與基礎設施建設、電子電氣、新興產業等。
玻纖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產生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因航空工業的需要,玻纖增強材料開始出現,玻纖制品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應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玻纖池窯拉絲工藝獲得成功,實現了玻纖生產技術的重大突破,開啟了玻纖規模化、現代化生產之路。隨著工業的發展,改變了玻纖原料成分,研究了高強度、高模量玻纖,使玻纖制品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階段。七十年代后,各種增強型浸潤劑的應用,使增強型玻纖制品在復合材料中得到大發展,大大促進了玻纖制品的開發使用。
中國玻纖工業起始于 1958 年,至今已 50 多年的歷史。50 多年來在玻纖行業,進行了多次技術攻關和國外技術引進。經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先后采用了多孔漏板、池窯拉絲、粗直徑纖維、新型偶聯劑、前處理工藝、玻纖短切氈、表面氈、縫編氈、無紡布等新工藝、新技術,使我國玻纖制品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逐步接近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成為我國增強材料工業的主體。
2、競爭格局及市場化程度
玻纖行業屬于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行業長期處于全球性的寡頭壟斷階段。因行業有較高的準入門檻,寡頭壟斷局面還將長期持續,避免無序競爭。
玻纖行業主要有六大企業:OC、中國巨石、PPG、重慶國際、中材科技、JM。在世界范圍內,OC 在銷售額方面仍然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3、市場供求狀況及變動原因
① 市場供應
全球范圍,玻纖行業供應集中度較高,產能持續增長。下表列舉了從2010年開始,不同的公司進行擴產的情況。
公司名稱擴產情況PC2013年在美國投資了1.2億美金修建了復合材料產線。中國巨石從2013年到2016年,在埃及擴產兩條8萬噸線。PPG昆山合資企業在2012年建成3.8萬噸的池窯生產線。重慶國際在2013年于巴西建立了新的產線。這條現代化的生產線使重慶國際的產能增加了60%,并且使產品的種類也得到了擴充。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玻纖企業產能利用率高位運行。2010 年到 2016 年期間,除玻纖紗產量在 2013 年有極小幅度的下降以外,其余每年都處于增長狀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2016 年全行業玻璃纖維產量同比增長 12.07%,增速較 2015 年有所增長,主要原因系風電、熱塑及覆銅板行業需求的拉動,行業產能利用率提高,產量穩中有增。綜上所述,國內玻纖紗產能調節較好,供應穩定。
② 市場需求
2008 年和 2009 年行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歷了低谷期,市場需求減弱。2010 年至 2012 年,因為整體經濟的復蘇以及消費者信心的增強,北美市場中汽車、風能、航空航天和消費品行業的恢復與發展對復合材料市場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同時亞洲中國和印度經濟持續發展使玻纖需求保持增長。
若按照區域劃分,截至2020 年,其比例預測如下:
在玻纖行業的發展中,亞洲市場將會變得越發重要,需求將會占到全世界50%以上。我國玻纖需求呈現波浪式上升趨勢,其需求受到我國經濟形勢的影響。
綜上所述,玻纖行業產量變化主要受下游行業需求所驅動,因玻纖復合材料產品的多種性能優勢,其需求總體而言處于增長階段。因此,在過去十幾年中,產能擴張成為各公司搶占市場的方法之一。我國玻纖紗的供應穩中有升,下游行業對玻纖復合材料需求增長表現不一。玻纖行業將會進一步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低端產品以滿足下游需求。
玻纖及其制品被廣泛用于制造玻纖復合材料中,復合材料制品因其性能的多樣性,替代其他材料的空間較大。2016 年,復合材料制品產量情況如下:
復合材料分類產量(萬噸)增長率用途手糊成型工藝制品78-6.5%用于建筑雕塑、游樂設施等纏繞制品68-10%用于高壓管道、脫硫塔、石化儲罐等液體模塑類制品30-20%用于風電葉片等模壓制品397%用于汽車部件、電力設備等拉擠制品338%用于電纜支架、塔桿、橋梁隧道疏散平臺等連續板材制品18.65%用于采光板、工業廠房等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方面,2016 年全行業纖維增強塑料制品總產量約為 462.3萬噸,同比增長 1.2%。其中,纖維增強熱固性產品產量為 265.8 萬噸,同比減少5.2%;纖維增強熱塑性產品產量為 196.5 萬噸,同比增長 11.39%,連續兩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盡管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但國家陸續推出了刺激經濟措施,發改委密集審批通過了鐵路等基建項目,同時國家面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與轉型,玻纖的替代作用越發明顯,國內市場對玻纖的需求依然較大。
4、玻纖行業發展趨勢
(1)產品結構的改變
中國巨石、中材科技、重慶國際三大池窯企業紛紛加大對制品深加工生產線的投入,另有一些專業制品企業如長海股份在積極打造玻纖制品深加工生產基地。玻纖用高速劍桿織機、噴氣織機、多軸向織機等先進制品生產設備紛紛實現國產化,并在行業內迅速得到推廣,拓寬了玻纖深加工產品品種,提升了產品性能。此外,耐堿玻纖、低介電玻纖等特種高性能玻纖制品研發與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復合材料方面,隨著回收及循環利用問題逐步成為業界關注焦點,熱塑性復合材料因其重量輕,抗沖擊性和韌性好,成型周期短,特別是易回收利用的特性,使其發展速度逐步快于熱固性復合材料。其中,工程塑料仍是熱塑性復合材料制品的主要類型,非工程塑料類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產量和應用規模正在快速增長,產品主要包括汽車部件、建筑模板、風電葉片、輸水管道等。
(2)傳統坩堝拉絲的淘汰、池窯拉絲的推廣與發展
據玻纖行業協會統計,截至 2016 年底,池窯拉絲比例已達到 93.92%,池窯拉絲已成為我國玻纖生產的主導方法。利用坩堝法拉絲的生產企業環保及能耗壓力不斷加大,產品受池窯生產企業擠壓。大批坩堝拉絲生產企業繼續實施轉產轉型。
(3)產品向高端化發展
因國內玻纖行業起步較晚,過去科研能力與美國存在較大差距,導致高端產品市場份額小。隨著國內企業對科研的投入,主動與下游應用行業進行對接,跟進下游產業轉型發展及其對纖維復合材料產品需求的不斷升級,及時了解和掌握發展動向,重視應用研究,將會增強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創新,進而開發出高端產品,滿足中高端客戶的需求。
(4)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隨著我國玻纖行業的發展,我國玻纖企業在生產規模與深加工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逐步創建自有品牌,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開拓客戶,實施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