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淡天然氣三次調價對天然氣汽車產業的影響
2014/11/28 14:59: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淺淡天然氣三次調價對天然氣汽車產業的影響眾所周知,從2010年6月到2014年9月,國家發改委曾三次出臺提高天然氣價格的通知,對國內天然氣汽車產業帶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全國各地也呈現了各不相同的響應和應對的辦法。深入分析和評價這三次天然氣漲價的情況,無疑是一件頗有意義的工作。一、2010年的首次漲價,無異平地一聲驚雷。
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提高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的通知》(發改電【2010】211號)中宣布“從6月1日起,天然氣基準價格提高230元/千立方米”。對于這個決定,公眾尚能理解和接受。可是該通知的下面一段文字,卻無異于平地一聲驚雷:“各地要按照與90號汽油最高零售價格不低于0.75:1的比價關系,理順車用天然氣價格,保持車用天然氣的合理比價。目前車用天然氣價格較低,一步執行到位確有困難的地區此次可以按不低于0.6:1的關系調整,兩年內調整到位”。若按0.75:1的比價調整,四川等地的漲幅十分驚人。
短短兩年之內,要達到這樣的價格,其漲幅之巨,在天然氣價格史上實屬史無前例!
實際上,各地對該文件至少出現了以下四種貫徹情況:
第一種是不折不扣地按照文件要求的0.75:1的比價一步到位提價。
例如:重慶和湖北分別從3.6元/m3和3.35元/m3調升到4.6元/m3和4.5元/m3。
第二種是按0.6:1的低限比價調整。
例如:河北、河南、陜西、寧夏、青海、內蒙古和甘肅等西部省區。后因汽油漲價而使該比價自動低于0.6:1。
第三種是在按0.6:1和0.75:1之間折衷確定一個比價。
例如:四川從2.7元/m3升至4元/m3,當時的油汽比價為0.66:1;后因汽油漲價而使該比價變得接近或低于0.6:1,又如:湖南從3.26元/m3調升到3.75元/m3當時的油汽比價為0.63:1后因汽油漲價而使該比價變得低于0.6:1。
第四種是采取巋然不動的做法。
例如:新疆和山東等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保持原來的低于0.6:1甚至低于0.4:1不變。
二、面對第二次漲價的響應:波瀾不驚、五花八門。
2013年7月10日國家發改委又出臺調整非居用天然氣價格政策后,天然氣汽車業界大都似乎早已具備了處變不驚、從容應對的本領,而各地CNG的價格調整則出現了五花八門的狀態。
1、四川、湖北、江西、無錫、中山等地宣布CNG價格不變。
如四川和無錫仍為4.00元/m3;湖北仍為4.50元/m3;江西仍為4.70元/m3;寧波出租車CNG價仍為4.30元/m3。此外,之前調價不久的烏魯木齊、昌吉州仍保持目前的4.07元/m3不變。
2、大多數地方的CNG價格出現不同漲幅的上升。
3、唯有重慶不升反降,從4.60元/m3降為3.65元/m3,下降幅度高達20.65%。
這是因為重慶這次借調價之機取消了已征收3年的CNG附加費,實為有膽有識之舉。曾記否,3年前,重慶曾率先一步到位地貫徹“0.75:1”的油氣比價,后因汽油漲價而氣價不變,此比價即降為0.68:1;這次一下子將氣油比價降至0.52:1。
三、第三次調價出現東熱西冷、東高西低、車用氣價格差距漸呈拉大的趨勢。
2013年國家發改委出臺9月1日起非居民用門站存量天然氣漲0.4元/立方米的政策,至今已有70天的時間,大約只有半數的省區做出響應。
不難看出:
1、以山東、天津、河北、安徽和廣東為代表的東部地區響應頗為積極。
這些東部地區從9月1日起CNG價格大都順調升高0.4元/m3,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江蘇的泰州市明確宣布CNG價格暫不調整,東部地區此次調價后油氣比價大都升至0.7:1左右。
2、西部地區較少響應。
西部地區的大部分省區直到今日(11月13日)都尚未對CNG價格的調整作出明確表態。寧夏的銀川市則明確宣布CNG暫不調價,目前西部地區的油氣比價大都仍維持在0.6:1以下。
3、唯有四川不升反降。
作為CNG汽車大省和CNG汽車裝備產業基地的四川省作出的反應是CNG價格從2010年7月到目前為止維持4元/m3的價格,降到3.8元/m3(同時0.8/m3的天然氣調節基金也取消)。
4、由此可以預計CNG汽車在西部地區仍將會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而東部地區則將緩慢下來。
此外,CNG站用裝備及車用氣瓶制造產業自然會跟CNG氣價的高低密切相關:一榮俱榮,一損俱榮。但從全國范圍說來仍將會保持穩步發展的狀況。
四、LNG汽車產業受到的沖擊頗大
很明顯,近年來后兩次天然氣氣源價格調整之后,對于我國LNG汽車尤其是中西部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這是由于國內數十個LNG工廠大部分都布置在中西部,這些工廠入口天然氣原料價格剛性增長,而出口LNG價格雖說是完全放開由市場決定,但因其價格和CNG價格之間的差距已拉得較大。市場競爭必然更加激烈,其結果是LNG工廠普遍開工不足甚至處于停產狀態。這無疑會給本可方興未艾的LNG汽車市場籠罩巨大的陰影。
東部LNG加注站的氣源大都來自海外進口的LNG,其價格基本上不受國內天然氣調價的影響。恰好相反,由于CNG價格的上調還會縮小LNG和CNG之間的差距。例如:調價后的東莞CNG和LNG之間的價格就相差甚微,反而有利于LNG汽車的推廣。
五、油氣比價還是以調整到不高于0.6:1為好
1、油氣比價對天然氣汽車發展快慢影響的規律。
多年來國內各地天然氣汽車的推廣實踐表明,油氣比價小于0.5:1的地方CNG汽車的發展都很迅猛。比價低于0.6:1高于0.5:1的地方CNG增速較為平穩。若高于0.65:1則發展變得緩慢。達到0.7:1之后則其發展極其緩慢。高于0.75:1的地方CNG汽車的保有量幾乎處于停滯或萎縮狀態。因此,筆者認為如能將油汽比價調整為不高于0.6:1,則CNG汽車產業就將能持久健康的發展,這對于調整我國一次能源中天然氣的占比和治理以霧霾為代表的大氣污染都將是居功甚偉的舉措。
2、兩年的過渡期早已是過而不渡。
國家發改委2010年6月出臺的天然氣調價通知中,曾對油氣比價從0.6:1到0.75:1給了兩年的過渡期。到現在已過去四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均未達到0.75:1的要求。這本身就說明了這個比價完全不符合車用氣的市場規律,理應及時加以調整。
3、各省區差距不小的門站價格使得0.75:1這個劃一的比價不攻自破。
2013年7月發改委公布的調價通知中還出臺了各省區差別不小的門站價格(分為存量氣和增量氣兩類)。存量氣為例最高的價格為3320元/千m3,最低為2290元/千m3,兩者之間相差1030元/千m3,最低者僅約為最高者的69%。若將最高者的油汽比價設定為0.75:1,最低者的油氣比價不就自然達到0.52:1了嗎?換言之,既然允許CNG汽車加氣站的進口端區別作價,那么出口端又有什么理由必須劃一定價呢?
六、2015年第四次天然氣調價后的影響預測
1、2015年下半年CNG將會再調升一次(增、存量氣價格并軌),但幅度不會超過2014年。
2、預計大部分省市區會做出幅度不盡相同的調升舉措。
3、從2015年以后有可能要保持幾年相對穩定而又比較合理的油氣比價。
因為各地的存量氣和增量氣的門站價格都已經并軌,且透明度相當高。假設門站到各個CNG汽車加氣站之間的管輸費和管理費(或叫轉供費)都相差不大,不妨設為0.3元/m3,那么各地的加氣站的進口端則為2.59元-3.62元/m3之間?紤]到加氣站本身的運行成本(可設為0.6元/m3)和利潤空間(毛利可設為0.5元/m3),出口端可推算為3.69-4.72元/m3之間。同時,90號汽油的價格大致在6.6元-7.5元/L之間變化,那么全國的油汽比價應在0.56:1至0.715:1或0.49:1至0.63:1,兩個范圍合并后即為0.49:1至0.715:1,平均數約為0.6:1。
這樣的油汽比價應該是基本合理的,同時也有助于天然氣汽車的健康發展。由此可知,超過5元/m3的CNG價格是很不合理的。
4、油汽比價其實是個變量。
這是由于管道天然氣的價格不會經常調整,相當長的時間也不會和國際接軌,而汽、柴油的價格則變動較為頻繁。因此油汽比價確實是一個變量,我們只需要考慮預設一個如上所述的范圍(90號汽油價格波動范圍為6.6元/L-7.5元/L)即可。
綜上所述,天然氣價格確實是影響我國天然氣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各地的具體價格情況差別頗大,應當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尋求發展之道。比如東部地區可以考慮重點發展LNG汽車,中西地區則宜著重推廣CNG汽車。天然氣汽車既車用汽瓶制造業則應正確捕捉和研判市場的真實需求,調整和部署自己的生產和營銷策略。切忌盲目樂觀和不必要的驚慌失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紡織消費仍不樂觀 棉價再大幅下行空間有限
- 下一篇:破解新能源汽車推廣“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