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概況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2018/1/3 13:56: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進出口齊發力,4年有望突破4萬億,年化CAGR 30%跨境電商基本概念:互聯網與進出口貿易的融合。廣義的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商品展示、達成交易、進行跨境支付和跨境物流運輸的一類交易過程,狹義的跨境電商1、進出口齊發力,4年有望突破4萬億,年化CAGR 30%
跨境電商基本概念:互聯網與進出口貿易的融合。廣義的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商品展示、達成交易、進行跨境支付和跨境物流運輸的一類交易過程,狹義的跨境電商一般特指 B2C 零售業務。從本質上講,供應商仍然將商品以一般貿易的方式“走出去”或是“運進來”,但是這個過程是以海外倉或保稅倉為依托、以品類管理為基礎,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運營和流通,通過 B 端將商品銷售給境內外消費者。因此,跨境電商既是傳統外貿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延伸,也是電子商務在進出口貿易上的體現。根據貿易方向的不同,跨境電商可以分為跨境進口和跨境出口;根據交易方式的不同,跨境電商又可以分為 B2B 和 B2C。因此綜合來看,一般將跨境電商分為四個小類,分別是跨境出口 B2B、跨境出口 B2C、跨境進口 B2B、跨境出口 B2C。
進出口貿易整體疲軟,跨境電商平添新動力。受全球經濟不振、國內制造業轉型等因素的影響,近兩年我國外貿交易總額持續下滑,2015、2016 年進出口貿易總額分別為 24.6 萬億和 24.3 萬億元,同比下降 7.0%和 1.0%。
相反,跨境電商行業生機勃勃,2016 年交易規模達 6.7 萬億元,近五年 CAGR 高達 33.65%,遠高于同期外貿總額增速和 GDP 增速。其中,出口跨境電商規模遠大于進口,2016 年出口總額為 5.5 萬億元,占跨境電商總額近九成。細分出口跨境電商可以發現,B2B 模式是出口電商的主流,2016 年總額達 4.5 萬億元,因為其單次交易規模較大。總體來看,跨境電商的四個子市場增速都在 20%以上,均處于高速擴張階段,享受成長紅利。
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近兩年呈現負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跨境電商規模增速迅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出口 B2B 規模大,出口 B2C 增速快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進口B2B規模大,進口B2C 增速快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與傳統外貿、出口 B2B 電商相比,境 跨境 B2C 出口電商有效減少流通環節,提升運營效率。在傳統進出口貿易中,A 國商品最終到達 B 國消費者手中,一般會經歷生產商、出口商、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等主體,整個交易環節繁雜、層層加價、耗時較長,因此消費者最終面對的價格和時效體驗都較差。跨境電商的出現大大提升了運營效率,除了將交易從線下移到線上以外,跨境電商較大地精簡了所的涉及主體,工廠生產的商品僅需通過電商平臺撮合交易即可到達最終消費者手中。一方面,精簡環節使得流通費用減少,生產者與消費者雙雙受益;另一方面,外貿交易門檻降低,更多地企業可以“走出去”,擴大外貿規模。另外,相比于傳統貿易分銷商,跨境電商提供產品的豐富度和可選品類大幅度上升,產品更新速度快,更加切中海外消費者的痛點。
與傳統外貿和出口 B2B 相比,跨境電商可以有效減少流通環節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跨境 B2C 電商增速遙遙領先。無論是進口電商還是出口電商,共同特點都是 B2C業務規模小,但是增速遠高于 B2B 業務。主要原因在于 B2B 業務與傳統外貿相似程度更高,單次交易規模大、發展更早,而 B2C 業務訂單呈碎片化,數量多規模小,對于物流、報關、支付等基礎設施要求更高。2016 年出口 B2C 規模為 1.02萬億元,進口 B2C 規模為 0.22 萬億元,二者合計 1.24 萬億。我們預計隨著跨境支付、跨境物流等環節的完善以及資本的持續涌入,進出口 B2C 行業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仍將處于快速成長期,2020 年總規模有望突破 4 萬億元,CAGR 高達34.02%。
出口 B2C 測算:口 出口 B2C 規模= 我國出口貿易總額× 滲透率。其中我國出口貿易總額幾乎保持保持不變,近 3 年出口 B2C 在出口總額中的滲透率保持線性上升區域,預計能夠維持。2020 年我國出口貿易總額為 13.8 萬億元,出口B2C 滲透率 14.63%,因此出口 B2C 規模約為 2.02 萬億。
進口 B2C 測算:進口 B2C 規模= 我國電商交易總額× 滲透率。其中我國電商行業增速近兩年明顯下滑,但仍保持 20%以上增速,預計到 2020 年該增速以每年 2 個百分點幅度衰減;進口 B2C 占我國電商總額的滲透率處于加速上升趨勢,可利用指數函數進行擬合,R2(擬合度)高達 98%。2020 年我國電商交易總額為 43.1 萬億元,進口 B2C 滲透率為 3.60%,因此進口 B2C 行業規模約為 1.55 萬億。
2020 年出口 B2C 行業規模將達 2.02 萬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0 年進口 B2C 行業規模將達 1.55 萬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 、中國質造+ 電商紅利提供出海驅動力
(1)電商持續滲透
PC、智能手機出貨量高,互聯網滲透率達 47%。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基礎互聯網設施的普及。互聯網的早期發展以 PC 為主,從上世紀 80 年代到 2011 年,全球 PC 出貨量幾乎每年都保持正增長,2011 年達到 3.62 億臺的高點;從 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問世開始,互聯網的發展便進入智能手機階段,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幾乎呈現指數形式增長,在 2011 年首次超過 PC 出貨量之后,2015 年出貨量高達 14 億部,近 8 年 CAGR 高達 35.39%。在 PC 和智能手機的帶動下,全球互聯網滲透率穩步提升,2016 年達 46.8%,預計 2020 年將達到 54.6%。
全球 PC 與智能手機出貨量歷史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互聯網用戶數和滲透率穩步提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放眼全球,電商消費正在逐漸替代實體零售。從宏觀上看,2016 年美國線上零售額增速達 11.6%,而同期社會零售總額增速僅為 1.5%,其他發達國家如英國、德國、法國以及部分發展中國家印度等也保持著相同的趨勢,即線上零售額增速遠快于社會零售總額增速。從微觀上看,美國最大的百貨公司梅西百貨掀起關店潮,營收停滯,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相反,電商巨大亞馬遜始終保持著約 20%的營收增速,2016 年凈利潤達 23.71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電商消費在全球范圍內的普及為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成長的土壤。
美國網絡零售額增速遠高于總零售額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美英德網絡零售額占總零售額比重逐步上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電商行業發展水平處于世界前列。我國電子商務行業長期保持高速增長,2016年總規模達 23 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首位,增速達 25.5%。在滲透率方面,我國線上零售額占社會總零售額的比例于 2013 年超過日本、2014 年超過美國、2015年超過英國,高達 15.50%,同樣處于世界第一。高速發展的電商行業不僅培育出淘寶、京東等服務水平領先的行業巨頭,還培育了我國消費者良好的網購習慣,為跨境進口電商行業的發展打下基礎。
我國電商行業保持 20% 以上的高速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 年中國電商滲透率領先世界平均水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基礎設施發展
跨境物流、通關、支付等跨境電商配套運營體系日趨完善。跨境電商的發展還需要配套基礎設施的支持。一般來講,跨境物流關系著成本,通關服務關系著效率,支付服務關系著安全。
物流:對于傳統國內倉,電商企業可以選擇郵政包裹、商業快遞、專線物流等方式進行運輸,每種方式在成本、運輸效率、時效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能夠滿足不同商家的多樣化需求;對于海外倉,電商企業可以提前把商品送到海外倉庫備貨,達成交易后可以直接從海外倉發貨,成本低的同時效率高。
目前亞馬遜提供的 FBA 業務就是海外倉模式的延伸。FBA 全稱 Fulfillment byAmazon,即亞馬遜提供的海外倉儲及代發貨業務,國內供應商僅需將商品運輸到 Amazon 在中國的庫房 FBA 即可,后續的運輸、通關等流程由 Amazon負責,省去了其中繁瑣高昂的物流流程,減少了供應商的物流時間和費用。
完善的物流體系為跨境出口電商開展業務提供便利
物流模式優點缺點價格與時效中國郵政小包郵政網絡基本覆蓋全球,比其他任何物流渠道都要廣,價格便宜重量(限重 2KG)尺寸限制;不便于海關統計,也無法享受出口退稅;速度較慢;丟包率高。以 0.5KG 到美國為例:53.3 元;20-50 天。(速賣通)DHL/FedEx/UPS/TNT四大國際快遞直郵速度快、服務好、丟包率低,適合高附加值、體積小的產品,發往歐美發達國家非常方便。價格昂貴,且價格資費變化大。以 0.5KG 到美國為例:90-280 元;3-7 天。(速賣通)EMS 及國內快遞公司國際快遞業務速度較快,費用低于四大國際快遞巨頭。對市場的把握能力有待提高,路線有限。以 0.5KG 到美國為例EMS:85 元;10-20 天。專線物流集中大批量貨物發往目的地,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相比郵政小包而言,運費較高,且在國內的攬收范圍相對有限。俄羅斯快線/專線:55 元/票起,8-15 天;英國快線/專線:23 元/票起;5-9 天。(速賣通)傳統外貿物流+ 海外倉傳統外貿方式走貨到倉,物流成本低;可提供靈活可靠的退換貨方案,提高海外客戶的購買信心;發貨周期較短。有庫存壓力;對賣家在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動銷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當地海外倉發貨,價格即當地快遞價格;平均時間1-7天(Gearbest)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Amazon 提供的 FBA 物流服務流程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通關:跨境出口電商的特點是大量的碎片化包裹,因此批量化處理出關包裹、提高出關效率至關重要。2014年7月,海關總署跨境電商通關服務平臺上線,并且向沈陽、深圳等地推廣。這些平臺可以將跨境電商碎片化的包裹整合起來集中處理,采用“清單核放,匯總申報”、“電子報關,無紙化通關”等簡化通關方法。企業無需逐筆訂單申報,而是每月按照實際出入境情況匯總申報即可,大大提升通關效率;
支付:對于國外消費者而言,除了傳統的銀行轉賬、信用卡支付等方式外,新興的第三方支付例如 PayPal、Payoneer、Worldfirst、支付寶國際版等平臺的出現,大大簡化了其在線支付流程,優化購物體驗;對于國內電商而言,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收結匯”服務可以幫助電商兌換外匯以及結算人民幣,方便快捷。截止 2017 年 4 月,已有 29 家企業獲得了跨境電商外匯支付牌照。
我國跨境第三方支付機構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地區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中國質造崛起
據統計,2015 年我國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類型最多的是 3C 電子產品和服裝類產品,二者占比分別達到 37.7%和 10.2%,其次是戶外用品、健康美容、珠寶首飾等,品類豐富;
2015 年我國跨境出口商品種類分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經過多年的代工生產,我國在 3C 類產品、服裝類產品等眾多品類上已經發展出國際一線品牌重要的 OEM/ODM 制造集群,具備了研發和制造自主品牌的能力。以 3C 電子產品和服裝類產品為例:
3C 電子產品:我國電子產品產業鏈在經歷了大量生產的低利潤階段后開始崛起,競爭優勢凸顯。以智能手機為例,2016 年全球前十大手機廠商里面中國廠商占據 7 席,華為、OPPO、VIVO 等品牌保持兩位數高增長;手機配件產業鏈方面,在金屬殼、連接器、觸摸屏等多個環節上中國都出現了營收百億以上的大公司。因此在成本方面,我國電子產品擁有明顯競爭優勢。雖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逐漸提升,但是相比于東南亞等國家,我國勞動力素質明顯較高,3C 產品中需要精確組裝的產品放在中國生產仍可保證更高的性價比。據統計,2016 年全球 ODM 廠商智能機出貨 5.2 億部,其中中國排名 TOP5 的廠商累計出貨量高達 2.0 億部,占比超過三分之一;聞泰以 6,550 萬部出貨量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 ODM 廠商。
2016 年中國占據全球 TOP10 手機廠商 7 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 年中國聞泰 ODM 手機出貨量全球第 1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服裝服飾產品:原材料方面,我國擁有高品質的新疆棉與成熟的化纖產業,原材料成本和運輸費用上明顯更具競爭力;紡織方面,我國紡織企業龍頭在產能和技術水平上均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服裝制造方面,國內擁有充沛的、技術成熟的服裝人力資源,管理和設備領先的服飾生產供應商,例如申洲國際,江蘇國泰,健盛集團等企業都是國內外知名的中游服裝產品制造商。因此,在服裝品類方面,我國產品的優勢在于中高端服裝生產中更完善的產業鏈配套以及更低的物流調配成本。據統計,我國服裝出口金額占全球服裝總出口比例常年超過三分之一,2016 年出口金額是排第二名印度的 7.2 倍。
我國服裝出口在世界服裝出口金額中的比例常年超過三分之一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現階段的技術條件下,供應鏈整合需要人工完成大量的信息交流和決策制定。根據信息,Amazon 旗下自營品牌 Amazon Plus 部門的員工人數不足百人,以現有狀態顯然無法勝任繁瑣、細致的供應鏈溝通整合任務。相反的,憑借與供應鏈更近的距離和更深的整合力度,我國跨境電商可以提供性價比更高、品類更加豐富的產品,并能夠有效整合供應鏈資源實現快速反應生產,競爭優勢明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