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高端鈦材行業發展概況及市場需求狀況分析
2018/9/3 10:14: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我國航空工業發展迅速,高端鈦材迎來需求紅利兌現期鈦加工是典型下游產業升級驅動市場需求的行業,目前高端鈦合金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等軍工領域。根據統計,2016 年全球航空用鈦約占鈦材消耗總量的一半,美、俄等國家航空鈦材占比甚至超過 70%,1、我國航空工業發展迅速,高端鈦材迎來需求紅利兌現期
鈦加工是典型下游產業升級驅動市場需求的行業,目前高端鈦合金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等軍工領域。根據統計,2016 年全球航空用鈦約占鈦材消耗總量的一半,美、俄等國家航空鈦材占比甚至超過 70%,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 20%。我國航空鈦材剛剛起步,隨著近幾年我國航空裝備的換代放量,民機制造領域取得重點突破,航空鈦材將迎來可觀的增量需求。我們測算我國高端航鈦將產生三年翻倍的增量空間,長期市場規模有望突破每年百億元。
當前,國際先進戰機機身含鈦比例已超過 40%,F-22 單架機鈦合金用量高達 8.08 噸;民用航空領域的空客 A380 和波音 B787 含鈦量分別達到 10%和 15%,其中 A380 單機用鈦量超過 28 噸。而俄羅斯最新研制的中短程干線飛機 MS-21,機體含鈦量已經高達 25%,有望成為鈦材含量最高的民機機型。
根據國際可比機型機身用鈦情況,我們估算我國即將大規模服役的新一代運輸機和新一代戰斗機鈦合金質量占比有望分別達到 20%和 40%,對應 12 噸/架和 6.8 噸/架的單機用鈦量。此外,根據數據顯示,我國商用支線客機 ARJ21 的鈦合金用量為 4.8%,商用干線客機 C919 的鈦合金用量為 9.3%,對應單架機鈦材需求分別約 1.2 噸和 3.92 噸。而我們預計我國首款遠程寬體客機將產生高達 25 噸/架的鈦材需求。
典型軍民機機身鈦材需求量統計及我國相應情況測算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此外,我們預計航空發動機的國產化將對應航空高端鈦材一塊巨大的增量市場。根據我國對軍品“自主可控”要求,航發國產化必將伴隨大量高性能鈦合金需求。根據國外航空發動機普遍含鈦水平,我們粗略測算單臺 WS-10 發動機用鈦量約在 2 噸左右,對應一架雙發戰機新增約 4 噸鈦材料需求。
戰機發動機鈦材需求量統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我國目前軍民機制造水平及發展狀況,我們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航空鈦材年需求最保守將達到 1 萬噸,對應每年的市場規模約 30-40 億元,約為現在的至少兩倍;中長期來看,我國航空鈦材年均市場規模有望突破百億元。此外,航天、船舶等其他領域的裝備升級也將產生大量的高端鈦材需求,將上述市場考慮在內,則樂觀預計未來三年高端鈦材市場空間將突破每年百億元,對應年均復合增速超過 56%,10-20 年年均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 300 億元。
我國軍用深加工鈦材市場空間測算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軍用高端鈦材的研制技術屬于軍事機密,在國際上存在嚴格的進出口限制。我國軍用高端鈦材市場完全來自國內企業的自主研發,目前軍機上采用的航空鈦材幾乎全部來自寶鈦股份、西部超導和西部材料三家企業。鑒于軍工配套審批流程存在一定的時間周期,我們預計短期內行業將難有其他競爭者參與,因此當前作為行業寡頭的三家企業將直接受益國內新機型上量帶來的巨大增長空間。
2、船舶海洋空間廣闊,或將成為下一片需求藍海
2015 年,《中國軍事戰略》中明確提出,我國海軍應“按照近海防御、遠海護衛的戰略要求,逐步實現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此外,此次軍改內容也要求提高戰略威懾能力、海上聯合作戰能力與綜合保障能力。我們認為,要實現我國海軍遠洋作戰能力的提升,實現從淺海走向深藍的跨越,就意味著海軍裝備的可靠性、使用壽命、排水噸位等方面都需要邁上更高的臺階。
鈦合金具有高比強度、無磁、耐腐蝕、焊接性能好、透聲、抗沖擊性能好等一系列優點,是一種接近完美的船舶用料。目前,以美、俄為主的國外海軍已將成熟的鈦合金技術應用于潛艇和潛水器的耐壓殼體、管路系統、動力系統裝置等方面,成功解決了焊接工藝、電偶腐蝕、生物防污等方面的問題。同時,從國際上來看,鈦合金應用于船舶領域的經濟性問題也正在取得階段性突破。
鈦的表面鈍化能力很強,具有很好的自愈性,在中性和氧化性環境等眾多惡劣環境中比其他常用金屬材料的耐腐蝕性高,特別是對海水中的氯離子具有很強的抗腐蝕能力。與不銹鋼、鋁合金、銅合金相比,鈦合金在海水中的腐蝕速率幾乎為 0。此外,鈦在很大的磁場中也不會被磁化,可以增加艦艇或設備在海水中的隱蔽性,能夠避免磁性雷的攻擊,具有很好的反監護效果。
美國海軍于 1950 年開始關注鈦合金應用于艦船工業的可能性。1973年,鈦合金材料正式應用于美國“阿爾文”號深潛器的耐壓殼體。20世紀 80 年代,美國啟動了高強鈦合金在艦船裝備的應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圣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上的海水管系。據統計,雖然“圣安東尼奧”級的鈦合金管系前期投入高于銅-鎳合金,但全壽期節省成本近 1700 萬美元。
美國海軍艦艇用鈦合金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俄羅斯是全球首個擁有鈦合金核潛艇的國家。從 1963 年至 1988 年的20 多年間,俄羅斯共建成 3 級 12 艘全鈦合金攻擊型核潛艇,包括 7艘“阿爾法”級、1 艘“麥克”級和 4 艘“塞拉”級。近年來,鈦合金在俄羅斯潛艇上的熱交換器、海水淡化器、冷卻器、冷凝器、管道等設備上也逐步形成應用。
我們認為,鈦合金在船舶海洋領域的鋪開符合我國加強海軍深海、遠洋作戰能力的戰略規劃。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分會統計,2016 年我國僅有不到 3%的鈦材應用于船舶領域。整體來看,目前我國船舶用鈦量占總質量的比例還不足 1%,而俄羅斯的船舶用鈦量已接近 18% 2 。我們判斷,船舶海洋有望成為下一片高端鈦合金的需求藍海。
2016 年 8 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提出啟動深海空間站項目。根據研究,未來的深海空間站可能是千噸級的,可以在海底停留半個月甚至幾個月,而且可同時容納幾十個人一起工作生活。預計空間站主要建造材料為鈦合金,初步測算一個主站建設將消耗 4000 多噸毛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